释疑|超高层建筑的繁盛 对中国意味着什么?|70年70人· 经济②

封面新闻 2019-08-12 23:57 48936

封面新闻记者 杨尚智 刘付诗晨 刘旭强 摄影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楼大厦也在各个大城市拔地而起。据国际研究数据表明,中国规划在建和建成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占全世界总数的45%,中国超高层建筑的腾飞历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和经典范例。而上海中心大厦总经理顾建平认为,中国高层建筑的繁荣折射了经济的发展,但如今也非一味求高,更多人开始思考建筑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8栋600米超高层建筑

7栋在中国

据中国建筑学会高层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俊杰透露,截至2018年,中国在建和建成6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已经达到7栋,而从全世界来看,这个数字也不过18栋。

事实上,中国当代的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有着久远的历史背景。张俊杰认为,以宋代佛宫寺释迦塔(67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形制,可以看作古代高层建筑的雏形。

20世纪初,以北京民族饭店、广州宾馆、北京饭店、广州白云宾馆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建筑展现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从1978年至今的40年里,中国当代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迎来了新的阶段。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已建成封顶的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达到了697栋。

张俊杰认为,超高层建筑能够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不到0.5万亿,到2017年突破80万亿,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高速增长,2017年突破10万亿。

同时,城镇化进程也为超高层建筑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中国城镇人口在1980年不到1亿,到2017年超过7.9亿,而据专家预测,2025年中国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里。张俊杰认为,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将日趋成熟并创造新的记录。

建超高层建筑要慎重

运营成本高

现代意义的高楼大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而信息时代是否依然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呢?面对这个问题,顾建平的回答是肯定的。

“电梯在美国被发明后,高层建筑就开始密集出现,但是真正决定高楼的存在与否,关键还是在于经济的发展。”顾建平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真正适用于建设城市的土地并不多,在人口密集的前提下,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是必需的,并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他也提到,没有必要一定去追求建筑的高度,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超高层建筑。“我认为要非常非常慎重。这么大的建筑造出来,它的运营成本非常高。”顾建平说,如今国内的同行们其实也在思考,如何摆脱传统的思维束缚。

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固定办公位已经开始减少,国内国外已经开始产生共享空间,“我们应该去关注它的发展趋势,把我们办公的空间变得更加灵活,这样才能有更大的适应性。”他认为不管是超高层也好,还是普通的办公楼,都要去研究思考未来的这种趋势。

更多阅读

中国第一高楼建设者顾建平: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竖起来的“城”

评论 1

  • fm698748 2019-08-13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