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复讲述的淇淇:世界上第一只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鱀豚|70年70人·生态②

封面新闻 2019-07-29 23:34 35753

刘仁俊与博物馆里的白鱀豚标本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雷远东 柴枫桔 武汉报道  部分照片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

如果说王丁是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第二代的研究员,现年79岁的刘仁俊应该属于第一代。

他196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在研究所成立第一个白鱀豚研究组时,就是成员之一。

也是他,把淇淇从湖南带到了武汉,并相伴二十余年。而淇淇是世界上第一只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鱀豚,也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时间最长的白鱀豚。

“为什么叫白鱀豚长江女神,长江边上的渔民都是知道它的,看到白鱀豚,要求它保佑的。”他年岁大了,说话会重复,但是关于淇淇的那些细节,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清清楚楚。

美丽的淇淇

初遇淇淇

“它造就了一代科学家”

1980年1月11日晚上八点,湖南城陵矶水产收购站给水生生物研究所打来电话,说当地渔民捕获了一头活体的白鱀豚。

彼时,中国第一个白鱀豚小组已经成立两年,研究员们还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活着的白鱀豚。

“那天天气很冷,树上全是冰凌,又是下雪又是下雨。”刘仁俊找了单位的一辆破吉普,一行四人连夜赶往湖南,第二天凌晨五点过到了城陵矶。

天亮以后,在城陵矶江边的浅水区,他们等来了淇淇。“第一条渔船过来了,我看到一头白鱀豚横在船头,心里就着急了,这怎么死了。别人就跟我说不是这条船,是后面那条船。”那是头雄性的白鱀豚,不到两岁,在水里用麻绳和渔船系在一起,背部有两个血窟窿,看上去很吓人。

刘仁俊和同事用稻草和棉絮把它带回了武汉,它有了自己的名字“淇淇”。淇淇背部的伤口一直发炎溃烂,高烧不退,水生所请来了北京动物园的兽医为它治疗,但是一般陆生动物的治疗方法不适用。

刘仁俊(左二)与淇淇

“消毒得双氧水腐蚀性很大,皮肤都烂掉了,弄了半个月治不好,我想不行,这得换个方法。”他用消毒纱布制作了背心,背心层敷上不易融水的油状药物,这样可以维持药效,防止感染,也不容易脱落。出人意外的是,淇淇皮肤上烂掉的伤慢慢好了。

人们大多数关于白鱀豚的知识都来自对淇淇的研究,行为、饲养、血液、生理、繁殖、疾病诊断与预防,这块研究领域的空白被一一填补。

“可以说,它造就了一代科学家,要是没有白鱀豚的研究,就不能有长江江豚保护的成功。”刘仁俊说。

成为标本的淇淇

再见淇淇

“希望还能在长江见到白鱀豚”

传奇最终谢幕,2002年7月14日,淇淇老死在白鱀豚馆,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它是一头孤独的白鱀豚。1986年研究所捕到过两头白鱀豚,雄性的父亲,因年纪较大难适应人工环境,不久之后去世,雌性的女儿和淇淇还没能真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最终因间质性肺炎离开。1992年,水生所为淇淇修建了一座白鱀豚馆。但自此,刘仁俊再也未能为淇淇找到过伴侣。90年代以后,长江中已经很难再见到白鱀豚了。

刘仁俊也老了,退休了。他常常被邀请去参加科普活动,讲述淇淇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在长江中,白鱀豚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人类。”“你知道那些螺旋桨,滚钩、 迷魂阵、电毒炸打死了多少白鱀豚么?”说到激动处,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

这种在地球已生活了2500万年的物种,如今走上灭绝的道路,为什么?

研究者们在探寻原因时,早已达到了共识:无节制的人类活动,过度捕捞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食物;对长江的过度开发、涉水工程等使它们的栖息环境碎片化甚至丧失;工业污染伤害了它们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船只噪音污染影响了它们声呐系统。

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它们从地球上逐渐消失。

2018年6月2日,刘仁俊登上了央视的《朗读者》栏目,讲述他与淇淇的故事。在这个节目里,他朗诵了林语堂的作品《大自然的享受》,献给淇淇。

“我们这个行星是个很好的行星。这里有昼和夜的递变,有早晨和黄昏。”“这里有孔雀、鹦鹉、云雀和金丝雀唱着不可摹拟的歌儿。”“宇宙间真没有一样东西比此更好。”

但是这里没有白鱀豚了。

“您觉得白鱀豚灭绝了吗”记者问。刘仁俊沉默良久,只回了一句,“我希望还能在长江里看到一只白鱀豚。”

更多阅读

长江生态保护战: 全面禁捕十年 白鱀豚可归矣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