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上的“马灯向导” 三次为红军前行带路

封面新闻 2019-07-26 07:22 58853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王攀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巍巍夹金山,悠悠青衣江。7月2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

在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和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分界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名叫夹金山,当地人称神仙山。它是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84年前,红军不畏艰险、翻越雪山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红军作风优良、守纪爱民的故事,至今流传。

宝兴县城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7月25日,宝兴县气候凉爽,雾气萦绕。

84年前,红军从这里北上翻过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了弘扬红军精神,宝兴县于2005年修建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整个场馆由红军广场、主题雕塑和两个展厅三部分组成。

纪念馆坐落在县城西侧的青衣江畔,占地约5000平方米。站在纪念馆的广场上,远远望去,静静流淌的青衣江如绕指柔般穿行在宝兴这块革命老区的热土上。

置身广场中央,“雪山丰碑”主题雕塑上刻画的三个人物形象显格外庄严肃穆,一个藏族向导,一个红军军官、一个红军战士,仿佛回到当年红军将士在当地藏族同胞的带领下,翻过夹金山的那一瞬间。

夹金山垭口

“夹金山,嘉绒藏语称“甲几”,意即‘弯曲道路’。”据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4500余米,垭口海拔4114米。山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忽而冰雹骤降、雨雪交加;忽而云开雾散,群山皑皑。

神秘莫测的夹金山在当地流传着“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民谣,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夹金山上的“马灯向导”,为红军前行带路

记者一行沿国道351线从宝兴县城来到夹金山下的硗碛乡泽根村,见到了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的向导马登洪的儿子马文礼。

马文礼

“这儿常年天气寒冷、山高路陡,翻雪山有很多讲究。”马文礼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带红军翻雪山的故事。据马文礼说,父亲以前是个猎人,而母亲则是隔壁小金县人,他们翻夹金山的小路非常熟悉。

1935年6月11日,红军先遣队到达硗碛乡,当时20多岁的马登洪并不了解红军,和当地村民一起躲藏起来。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先遣队参谋向额德姆等20多位喇嘛和群众宣传了红军纪律,“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来帮助大家的,不拿你们的一针一线。”

马登洪被这种秋毫无犯的军纪所打动,与另一位会藏语的汉人杨茂才当起了红军向导,12日拂晓,先遣队开始翻越夹金山。

达维会师桥

“翻夹金山有三点非常重要。”马文礼回忆道,父亲当年对他说过,翻雪山最好的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错过这个时间段,由于气温骤降,衣服和鞋子很容易结冰;同时由于夹金山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爬山时不能大声说话和笑,更不能坐下休息,一个很细微的行为往往后果很严重;最后就是需要提前准备白酒、辣椒汤和一根木棍,夹金山一共有四道雪塘,木棍不但可以探路,还能为后面的人留下记号。

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胜利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25师74团的一部在夹金山下的达维相遇会师。

从宝兴县硗碛乡到小金县达维镇,马登洪先后来回三次为红军带路。

“红军翻过夹金山后,送了一盏马灯给我父亲,并亲切地送了他一个响亮的名字——“马灯红”(马登洪)。”马文礼笑着说,从此他们家就改姓马。

1935年6月12日—18日,历时七天七夜,中央红军全部翻过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阿坝州小金县)胜利会师,翻开了长征新的一页。

评论 2

  • fm515622 2019-07-27

  • fm515622 2019-07-26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