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开讲了 |《国家相册》图片主编陈小波成都开讲摄影王道:拍出好作品,需要爱、悲悯和常识

封面新闻 2019-07-25 17:58 35955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每周一期,每期6分钟。一张张耐人寻味的照片被串联起来,讲述鲜活的历史故事,带出一个大时代的沧桑。这就是深受喜爱的新华社100集经典微纪录片《国家相册》。这些经典照片怎么选出来?精彩的配文又如何撰稿?7月25日下午,担任《国家相册》图片主编及讲述人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来到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客“封面开讲了”。她以《影像中的文化与历史》为题,给读者讲述《国家相册》背后的故事。她以一个又一个珍贵微记录片为例,犹如穿越一段段时光的隧道。带领读者进入艺术、自然、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影像人文世界。

在演讲过程中,陈小波在现场播放了《江上往来人》《熊猫回家路》《修“天路”的人》《云端的传奇》《可可西里》《草原爱无疆》《高考四十年》《少年大学生》等《国家相册》多个精彩片集,让现场读者深受感染,沉醉其中。

透露《国家相册》选片四大标准:

历史性、诗性、情感、陌生化

在《国家相册》的100个选题中,既有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和节点的记录,又有不同时期百姓生活的影像,对野生动物与人文环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和艺术欣赏价值。

为了做好这些选题,陈小波和她的同事们,从包括新华社图片库在内的海量照片库中精选出有故事性的经典照片,在历史记忆和当代人感受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进行一个全新解读和艺术化呈现。每做一集,陈小波需要看几千上万张照片,选出50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是四个标准:1,写满历史的痕迹;2,具有诗性;3, 情感感染力量;4,陌生化,不可重复性。”陈小波说。

据陈小波介绍,参与制作《国家相册》前100集的人员数目,有300人左右,“拍摄照片的,保存照片的,写作的,后期制作的。现在,第二季,我们已经做到了第11集。”

资深摄影师的告诫:

不要迷信所谓的照片视觉冲击力

1983年,陈小波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新华社,被分到摄影部。作为资深图片编辑,她著有《中国摄影家》丛书、访谈录《他们为什么要摄影》《影观达茂》丛书,还有英文版图书《摄影,感受中国》。2011年,“新华典藏”项目启动,陈小波成为这个项目的执行主编。

陈小波

这个工作就是把新华社老一代摄影家的经典照片找出来,用国际收藏标准做出来,交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永久性收藏。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遴选照片、把制作好的照片拿到老人家那里签字。为了给老摄影记者做口述、做典藏,陈小波必须要去翻阅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影像资料。几年间,她翻过的新华社老照片达几百万张,再加上外面的照片,看过的照片有一千万张。如今,陈小波担任了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及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图片主编及讲述人。

如今相机、智能手机普及,摄影门槛变低。身为资深摄影家,陈小波还分享了自己对当下摄影状况的观察,“很多摄影老前辈,曾经用的相机,连现在的手机都不如。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经典的照片。现在的我们,很多人都拿着好相机,智能手机,但拍出好照片依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不少人的摄影器材很高级,开着豪车去远方,但如果缺少爱、悲悯、常识,也很难拍出好作品。坦白说,如果没有常识,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没有对事情和人的尊重,你就很难做好摄影。”

在陈小波看来,摄影不是光按快门的一下,而是一个长线过程。“拍摄动作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且不要迷信所谓的照片视觉冲击力。如果你对照片没有认识,你不会编辑照片,你不会写作,拍的照片基本没有太大的用处。如果不懂这些常识,只知道拿着相机,用广角镜头对着别人的脑门儿拍,肯定走不远。”陈小波还不忘告诫,“从事摄影的人,不能想着,今天拍照明天就能得奖。这是非常浮躁的心态。其实,一张照片的生命力,还需要时间,尤其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7-25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