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宫墙走进朋友圈 拥抱新时代的故宫 像年轻人一样思考|70年70人·人文⑥  

封面新闻 2019-07-21 23:53 35878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荀超  摄像/剪辑 刘开怡

门票电子化,是博物馆“互联网+”推进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唯一一座接待量突破千万的博物馆,观众数量的高速增长让故宫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平衡观众参观质量、参观感受和文化遗产的安全,故宫采用“削峰填谷”的方式,施行分流、限流。

“旺季一到,暑期学生们放假,‘一座山’就堆起来了,除了这座‘山’,还有两根‘针’,一根‘五一’,一根‘十一’。” 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博物院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措施,从而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挤”。

分流、限流之后,故宫又开始试行全网购票。 自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宫博物院正式迈入“博物馆全网售票”时代。

2011年至2014年,故宫博物院网络预售门票比例仅为2%左右。2015年,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17%;2016年,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41%。在此基础上,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全网售票,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100%。

“第一天关闭售票处的时候,我们的售票员都在窗口里待命,一旦全网购票失败就再次开窗售票,但是没想到,整个黄金周平稳度过了。”单霁翔对此记忆犹新。此后,纸质门票在故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网上玩转故宫

线上“神器”让故宫进入日常

故宫共有180多万件(套)馆藏,“过去我们展示不到1%,到去年年底占了3%,到今年年底我们将展示文物8%。比例还是很少。”单霁翔明白,即使开放再多的区域,迎进再多的观众来故宫参观,也无法满足观众对故宫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是一个千万级的博物馆,我们希望成为亿万级的,成为10亿万级的,那么该怎么办? 就要靠互联网技术,靠数字技术。”

如今,故宫博物院的网站,每天点击量上百万次,并且持续增长。2017年,访问量达到8.91亿;世界各国民众可以通过制作精良的外文网站了解故宫文化;故宫还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并举办网上展览,让人们在家也能看展览,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有了网络的基础建设和传播,故宫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七年前开始做APP,9部APP出品后,每部APP都获奖了。人们关心故宫猫的时候,故宫推出《宫猫计》;人们关心故宫色彩的时候,故宫推出《点燃紫禁城》;《清代皇帝服饰》不仅可以展示古代皇帝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着装,还能让人们看到皇帝从里到外怎么穿;《韩熙载夜宴图》将古代书画立体起来,220个知识点,点击进去人们就能知道它的历史,还能听到当年的琴声,看到当年的舞姿;让单霁翔得意《每日故宫》,正以每日一赏的形式推送代表性藏品,“一年365天,三年1000多天,人们可以通过掌上故宫博物院了解故宫的文化。”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故宫第一个互动平台《故宫社区》上线。这是为观众打造的一个“可入住”的博物馆APP,集公众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资讯传播、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等于一身,功能齐全,加强了人们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单霁翔眼中,这是全世界博物馆最好的数字博物馆。

引用5G技术

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更多可能

“我们用了3年零4个月,建成了数字故宫,这是全世界博物馆最强大的数字平台,所有都是原创。”如今,人们已经达成一种共识:故宫出品,必属精品。它每出一个新应用,都让古老传统的博物馆再现光辉。

5G的引入,为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故宫,您可以通过快速的传输、分析观众以往的观展数据,更合理高效的参观引导更节约时间。人们在手机上就能知道故宫博物院现在有多少展览,展览在什么地方,前面有几个人在看, 离你最近的洗手间在哪儿,那个洗手间有几个坑位都一目了然。


相关阅读

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高冷紫禁城“飞入”百姓家

评论 1

  • 崇英 2019-07-22

    好地方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