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朱克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需要科技赋能

封面新闻 2019-07-12 13:02 36037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众多新兴的经济业态。与此同时,新经济、新模式的出现也对企业社会责任带来了新的挑战。

7月26日,由封面新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共同主办的2019首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将在成都举行。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话题也引起学者专家积极关注。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博士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应当立足于各自所处的产业,将产品创新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乃至整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

“社会责任的基础是经济责任,企业只有真正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社会责任的基石才能打牢。”朱克力认为,面对新技术飞速发展,首先要让科技创新在整个企业发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中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他看来,实现产业的绿色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对于传统行业企业而言,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升级换代,产出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生产环节的绿色化,进一步保障产品品质的安全可靠。

而对于技术驱动型的产业和新经济企业,例如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新兴行业企业,则可以借助技术优势,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互联网+”精准扶贫,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追踪溯源,等等。

提升社会责任与发展企业主业相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提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和新短板。比如,网购平台售卖假冒商品、订餐平台出现“无证经营”餐厅,以及打车平台“问题司机”等等,都不乏个案。

朱克力提到,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型企业,一方面实现了高效即时的供需对接,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对平台形成了信任和依赖。平台积累的庞大流量和数据是双刃剑,一旦发生哪怕很小的“黑天鹅”事件,也可能形成巨大的网络效应使之放大,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损害。

但有的企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存在误区,把社会责任当做是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的事,一旦遇到信用危机,习惯性搬出公关部门来“救火”。在朱克力看来,这其实反映出当前的监管机制还存在不足。从市场活动的各个环节出发,全方位对企业加强监管,而不仅仅停留在事前审批,也要重点涵盖事中事后监管,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力度。

对企业而言,朱克力指出,“最好的办法是企业将社会责任和自身主业相结合”。具体而言,新经济企业已经拥有基因优势,可以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而传统企业也有必要将社会责任当作转型升级的抓手和动力。

利用大数据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如今,面对经济波动,部分企业也都遭遇了短期困难。当前不少人会抱有“第一要务是挣钱,没空谈社会责任”的消极态度。

“这说明我们有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朱克力说,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主动创新、绿色环保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也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

即将举办的2019首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则体现媒体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如何将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社会公信力优势相结合?他认为,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值得尝试。在鼓励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使之更好地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主动担当和外在压力的结合,对消费者而言,也有了更多安全保障。”

评论 1

  • 聆听世界 2019-07-16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