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钦
1932年,一个叫桑贝的男孩,出生在法国的波尔多,一座因为红酒出名的法国城市。桑贝的继父靠推销罐头食品赚取微薄的佣金,养活一大家子,拮据的生活成了父母不断争吵的导火索。每天夜里,他都要用听广播来试图平息晚上父母吵架给他造成的内心焦虑。听着雷·范图拉乐队的演奏。白天他常常一个人在家中的板凳上,独自望着窗外的繁华都市。敏感忧郁的男孩没有失去感受美好的能力。他体会到嗅觉上的愉悦,花园的气息,浇过水的植物的气息……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画画。借此他更是用想象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
桑贝
画画自学成才的他,利用工作闲暇为不同的报纸和杂志供稿,逐渐成长为顶尖插画师。1960年桑贝《小淘气尼古拉》画插图,一举成名。从1978年第一次合作至今,桑贝已经为美国顶尖杂志《纽约客》提供了100多个封面插图,和纳博科夫、E·B·怀特以及菲利普·罗斯成了纸上邻居。
他的作品曾被制作成法国官方发行的纪念币及被法国文化部用来作为新年贺卡。到现在,桑贝已有三十多部著作问世,是法国国宝级漫画家。全世界都有执著的桑贝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和分享阅读桑贝的快乐。
成为大漫画家的桑贝,将自己的童年迁移到纸上,这就是他的漫画作品《童年》。拮据的生活,争吵的父母,不停地搬家。其中的艰辛,通过绘画的转述,都变得可以原谅可以释然。他对过往的不幸,轻描淡写,笑中带泪,不抱怨,不解释,因为生活就是如此。当他没有原谅贫穷本身带来的负面效应,“穷人有很多借口,要比那些不是那么贫穷、不是那么一无所有的人更加冷酷无情。人们总以为穷人会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等等。完全不是。他们由衷地互相憎恨。”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了桑贝的两部作品:《童年》《桑贝在纽约》,为中国读者奉上桑贝笔下似水流年与繁华都市。据悉,先前出版的桑贝画册都只有画作,而此次《童年》和《桑贝在纽约》均附有一篇长达数万字的对谈,让人们能够通过文字、色彩更加理解画作中所蕴含的内容,体味其创作过程,走进桑贝的创作人生。一起引进出版的另一本《桑贝在纽约》,则是以桑贝的视角,去感受纽约的一切。无论是无忧无虑的猫,多才多艺的爵士乐手,还是被人遗忘的花园,都被他以精妙的绘画形式,定格下来。
评论 1
小kyla 2019-07-12
很棒的漫画家,很棒的插画,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