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7月10日,滴滴在“有问必答”栏目回答了司机和乘客普遍关心的价格问题。滴滴网约车供需策略部技术总监郭飞实名解答了决定网约车价格变化的因素,并向公众广泛征集意见与建议。
郭飞指出,和前段时间引发媒体和网友热议的“水果自由”一样,供给减少、极端天气导致了蔬菜水果价格上涨,网友纷纷说吃不起水果。网约车价格受供需状况、当地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其中,供需状况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早晚高峰、极端天气、酷暑严寒时乘客需求更旺盛,而司机意愿、合规政策、安全保障等因素都会影响司机的供给。需求或者供给任意一方改变,都会打破原有平衡。
1
图1 滴滴网约车供需策略部技术总监郭飞实名回答调价问题
郭飞在回应中表示,当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某些时段或者全天的应答率持续走低,供需明显失衡,这时候乘客就会感觉打车变难,每10次打车可能就有3次叫不到,像沈阳近几个月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价格适当上调,价格敏感型的需求会有所减少,同时能拉动、鼓励更多的司机出车,前往热点区域接单,供需才能趋于平衡。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处在一个乘客多司机少的状态。
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在某些时段或全天长期供大于求,司机长期接的单少,就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这时候,网约车价格适当下调,不仅能让乘客以更便宜的出行价格叫到车,同时司机收入也更有保障。比如今年上半年,河南济源的快车,安徽合肥和新疆乌鲁木齐的礼橙专车等,在部分时段曾长期供大于求,因此相应时段的起步价、里程费和时长费都有所下调。
供需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只有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城市持续存在供不应求、运力短缺时,价格才需要上调。但当供需平衡时,随意涨价肯定会降低乘客的打车需求,直接影响司机和平台的收入,这也决定了滴滴并不会随意调高价格。由于经济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城市的出行需求和司机劳动及生活成本持续增长,所以大家会觉得价格涨的多降的少。
2
图2 调整价格是为了缓解供需关系失衡
盘古智库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旗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中,价格不仅与交易的意愿、质量和规模相关,更重要的是,价格还是反映市场供需匹配和资源调节的信号,特别是在一个市场经过前期建立(如资本推动的不追求赢利的扩张阶段),价格终将回归“合理曲调”。
“围绕近期部分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涨,我们可以通俗理解为影响价格的因素大致有三大类。一、生产型固定成本增加,如高端手机芯片,如果国外进口的价格上涨较大,国内手机厂商不想过多降低自己的生产利润,那么,市场中的手机价格也会上涨。二、政策性或经营成本上涨,对从事网约车的司机、车辆增加了新的考试、验证,对平台增加了在当地报备、注册和设立分支机构的要求,那么都增加了政策和经营成本。三、供需调节性的价格优化。如,非洲猪瘟和气候、天气导致猪肉、水果和蔬菜的供应相较市场需求发生短缺,那么‘调价’就变得可以理解。”
马旗戟指出,涨价可以相对有效抑制单个消费者消费过多,而让必需却不足的供需相对公平地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消费。他以旅游业的淡旺季价格对比举例:如果在旺季采用淡季价格,那么就会有消费者在景区逗留、消费、住宿甚至生活时间更长,占据景区供不应求的客流资源,让其他人进不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