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电网“女掌门”蒋意珏:璀璨灯火中 见证城市发展“脉动” | 70年70人·民生⑨

封面新闻 2019-06-26 23:33 79178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高胜美 摄影 刘开怡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人的梦想。不管是点着煤油灯的乡村,还是经常断电的城镇,人们对电的渴望显得十分迫切。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腾飞,这种期盼已成为现实,城市里璀璨夺目的霓虹灯,家里越来越多的电器,就是最好的佐证。电,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民生巨变的重要基石。

70年70人民生组第9站,我们拜访的是成都高新区一位干练的电网女掌门人。翻开“历史相册”,她用地道的成都口音,讲诉了电网“脉动”下中国式的激情发展。

入夜,1600多万人口的成都沉寂下来。沿人民南路一路往南,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这里有成都引以为傲的CBD、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星罗棋布的企业。金融、科技、人才资源在这里“发酵”,影响并推动成都乃至全川经济的发展。

望着车窗外灯火璀璨的街道和楼宇,蒋意珏心生感慨。她记忆中的春熙路,曾是灯光昏暗的地摊夜市;三十年前的高新区,还是成片的农田和瓦房;而橘黄的白炽灯、呲呲响的收音机早已成了古董。

经过近30年的奋斗,蒋意珏成长为成都城南片区电网的“女掌门”。她经历过“分电大会”:各单位为了抢一点电,曾争得面红耳赤;也见证了成都乃至全川输电“天路”的建设……


1

从白炽灯到华灯一片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赵雷的《成都》火遍大街小巷,玉林西路人气也随之飙涨。华灯初上,这里充满火锅、串串、啤酒的味道。国网成都高新供电公司,背靠这条网红街。

6月21日下午,蒋意珏站在5楼办公室的窗前,近处有玉林西路,远处高楼成林,“晚上站这儿,隔着窗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热闹。”长发过肩,着装干练,话语中温文尔雅,从容不迫。很难想象,她曾是电网的一线工人。

1973年,成都电力局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蒋国禄喜添千金,取名蒋意珏。之后,他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比利时访问交流4年。对比当时欧洲的进步,回国后,他更加坚信,电,一定是我们国家未来各项事业崛起和腾飞的基础之一。父亲的经历和观点深深影响了蒋意珏,18岁那一年,她如愿进入电力系统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春熙路、天府广场等地,地摊夜市开始迎来商业复苏,但成都城区不大,一环路以外多是农田。蒋意珏的小学是在“红星路小学”读的,就是现在的伊藤、伊势丹商场一带。她记得,那个时候,街道昏暗,路灯不多。为了吸引顾客,商贩会在摊位前挂一串串小灯泡,借着灯光出售文化衫、磁带、橡皮筋等物品,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一般持续到晚10点左右。可走出春熙路,周围就立马安静下来,只有橘黄色的白炽灯光,从居民楼里透出来。

1978年成都全市用电量还不足20亿千瓦时,由于用电设备缺乏,白炽灯就是多数家庭的主要用电设备。

2

一出故障小半个城都要停电

1991年,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蒋意珏被分配到了成都电业局,来到狮子山附近的220千伏蓉东变电站当一线值班员。每次上班,她都要穿过农田,听到变压器运转来的嗡嗡声,完成一圈的巡检后,拿出钢笔一行行填写运行状况,不敢有半点马虎。她说,如果变压器的声音停了或发出异响,就意味着出问题了。

蒋意珏所在的220kV蓉东变电站,掌控了成都东门片区的供电,一旦出问题,整个东城都得停电,而那个时候,成都的变电站数量也就4、5个。

1994年,为加强成都电网建设,保障北门片区、尤其是东郊一带用电,蒋意珏被调往220千伏昭觉变电站,进行筹建工作,同年,成绵高速公路开始紧锣密鼓建设。她说,她是看着成绵高速修起来的,在跨线桥修好后,桥上安置了白色路灯,她和晚归市民一起,顺着灯火通明的道路就可以回家了。

3

“分电大会”退出历史舞台

用电量增加,几乎就是这几十年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指标。四川是出了名的缺电大省,到1986年,成都全年用电量已达到了32.578亿千瓦时,供需矛盾开始凸显。1985年,全省全年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仅是全国水平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两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

蒋意珏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参加各种时髦的“会”,但恐怕绝没听过一个“分电大会”,但在二三十年前,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脸红会”“吵架会”。那个时候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大了,但是“僧多粥少”,电少了,就得分。大家都要,那怎么分?于是,四川每年召开两次分电大会,冬夏各一次。省上开完,接着就是成都自己开。

成都开分电会时,机械局、化工局等许多单位的负责人都要来,大伙坐在一起讨论用电指标的分配问题,分的电量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当时的各行各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家分到的电基本都不够用。所以,每次的分电会,为了多分一点电,各家都争得面红耳赤,还会吵起来。

为解决电力供应困境,1998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全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四川多年严重缺电的局面终于得到改善。也是在这个时期,闹腾了多年的“分电大会”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4

从挨家抄表到手机缴费

要用电,就要收电费,挨家挨户收电费是一代人的记忆。蒋意珏笑着说,她就是这种记忆里的一个角色,对抄表的印象特别深,小时候,常常跟在父亲身后,背着工具包,拿着一摞电表本,挨家挨户查表读数,新旧度数一减,就是当月用电量,现场开票和收钱。

1999年,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工作已经开始,没改造前,有家电的家庭得用3个调压器才能把电压调到200伏,但还是达不到220伏的标准。3年改造完成后,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表,电压稳了,电价也从1元左右下降近一半。电费降低,直接惠泽居民生活。同一时期,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迅速普及到更多家庭。

蒋意珏说,改造完成后,用户数大量增加,检修工作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2002年,全国首批成建制的电力党员服务队在成都成立,带头抢险、抢修,成了服务社区的“电力110”。

2006年,蒋意珏调往锦江供电局工作,此时的成都,全年用电量已突破百亿千瓦时。2010年,成都开始普及和更换智能电表,让市民更为方便,家门口的红旗超市等地都可以实现缴费,随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实现更为便捷的手机缴电费了。“我小时候的抄表记忆终于画上了句号。”她说。

5

发展缩影:高新区用电超百亿

1991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蒋意珏说,要搞开发,电是最基本的保障,1996年,为配合高新区的建设,高新供电局组建成立,最初成员26人,仅有一座220千伏石羊变电站。

高新区的电网是从零起步的,但是起步不一样。蒋意珏说,高新区的电网7成埋在了地下,没有漫天线网的束缚,更符合“高新”的定义。如今这里已建成7个220千伏变电站,以及21个110千伏变电站,供电保障变得更有力。

2018年,成都全社会用电达637.41亿千瓦时,也就在这年,蒋意珏掌舵国网成都高新供电公司,所在辖区的用电量就超过百亿大关,差不多等同于2006年成都全部用电量。“5G时代就要来了,如何为智能生活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这是我最关心的。”她说。

相关阅读:

成都去年用电600多亿千瓦时 是40多年前的30多倍

成都中心城区首个110千伏变电站 已“上班”33年

评论 2

  • 冰冰树 2019-06-30

  • 我就是你 2019-06-27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