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先生”宋英杰:让天气预报有温度更靠谱|70年70人·民生⑥

封面新闻 2019-06-23 20:00 70534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摄影 吴枫

——从曾经的“看天象识天气”,到气象台喇叭通知和报纸广播传递气象信息,从专业术语到全民创作,从“总不靠谱”到出行必备,从定时收听收看到随时随地查看,天气预报完全浸入人们的生活,真正有了温度,成了民生必需品。

“70年70人”民生组第6站来到北京。一位来自东北的“个性暖男”,在央视开创全新的天气预报模式,让高端大气的气象知识成了大众入脑入心的知识,让知识成了每天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他就是大家熟悉的“气象先生”宋英杰。

“气象先生”宋英杰

“大家有了更便捷的渠道了解天气,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情,说明我们一直在进步。”电视屏幕走进千家万户的宋英杰告诉我,他自己现在也经常在手机端看天气情况。

说到天气预报,中国人脑海里最易出现的人,是宋英杰。

“冷空气纵然跨越万水千山,降温依然与我无关”;“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上升难。”电视媒体时代,这个对着中国地图“指点江山”的天气预报主持人,用金句彻底征服了全国观众。

6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宋英杰,听他讲述天气预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故事。

揭秘:气象先生其实是个“兼职”

“‘孩童不晓龙舟雨,笑指仙庭倒浴盆。’有的时候感觉都不是在降雨,而是在倒水。”6月8日下午6点半,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大楼演播室,绿色幕布前,宋英杰这样解说近段时间的南方降雨。节目播出后,微博上网友很快“附议”:“湖南这几天在倒水。”“胡建(福建)在倒水。”也有网友“严肃”建议:“南水北调刻不容缓!”

这样全民热议天气调侃降雨的场景,放在至少30年前,宋英杰不会想到。

除了大家公认的“气象先生”,他还有很多身份: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我希望,做主持人只是一个兼职。”从1993年第一次站上镜头,宋英杰就一直这样定位自己。

1993年节目

孩童时 他对天气预报“耿耿于怀”

宋英杰说,自己本对天气预报主持人“没兴趣”,来自幼时对天气预报的“耿耿于怀”。

1965年宋英杰出生于辽宁,小时候他总爱趴在收音机前听广播,天气预报的主要功能还是中央气象台指导基层开展预报的“话筒”,“接地气”基本是没考虑的事情。

5500米高空、低压槽、切边线、冷涡⋯⋯播音员们常会使用这些专业术语。不到10岁的宋英杰很不满:“这天气预报说的不是‘人话’。”小小年纪就很想给做天气预报的叔叔阿姨提意见,希望他们讲得通俗一点。

1980年7月7日,我国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与观众见面。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节目整体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采取的是幕后解说的方式,偶尔有人出镜露个脸。

几年后,这位东北少年来到首都求学。宋英杰考进了北京气象学院大气动力学专业。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普及气象服务,气象台决定培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文娱活动中表现活跃的宋英杰被领导看上了。“小宋,你口才好,长得又帅,就你吧。”正从事中期预报工作的宋英杰一口拒绝:“我对这个职业没兴趣。”在当时的他看来,这是个靠嘴巴工作的职业。几番协商,他答应当个兼职来做——5点半下班后,准备录节目,“就是多了一件事儿吧。”

金句频出 天气预报不再“高冷”

“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这是宋英杰的预报标准。在他看来,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公报式的解说词,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观众聊“天”。

宋英杰走上电视屏幕,慢慢火了起来。在录节目时,宋英杰从来不用文稿,看着全国的降雨预报图脱口而出。

“天气就在脑子里,在天气结论基本能够表达的情况下,表达方式是相对即兴的。”在他口中,降雨也被赋予了感情——如果是久逢甘霖,会使用“盼来”;如果是春夜喜雨,会说成“喜迎”;如果是持续强降雨,则表述为“遭遇”⋯⋯

“初雪如同初恋,预见不如遇见”;“冷空气纵然跨越万水千山,降温依然与我无关”;“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上升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在节目中,宋英杰金句频出。

在宋英杰的“离经叛道”之前,人们熟悉的主这样的情景:“从今天的卫星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是天气预报节目出现频率最高的开场白;“江南中部”、“下周前中期后半段”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语也很常见。

七八年前,微博引爆了气象服务的互动模式。宋英杰的微博粉丝已上百万,是粉丝心中的“萌主”,发微博时的显示是“来自萌主iPhone客户端”,“萌主”不是随便当的,得在自媒体江湖中寻找“气象世界的平民视角”。

2016年1月,“Boss级寒潮”来袭,宋英杰在微博上发出“征集令”:明天我要做节目,如何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个降温。粉丝们一时间热闹起来,脑洞大开的建议来了不少,一位珠海的粉丝说,“这哪是降温,这明明是速冻嘛”。这句话被他用进了节目中,成了网络刷屏的金句。宋英杰很自豪地说:“天气预报越来越众筹”。

2013年节目

从气象站到“大数据” 天气预报越发个性

随着宋英杰的不断“试水”,气象行业也“活”了起来。以“萌台”中央气象台为代表,各地气象台纷纷“走偏”,刻板的预报变得活泼生动,讲段子,玩“萝卜蹲”、斗表情包,许多气象台都成了“网红”。

气象关乎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中国人生活条件好了,钱袋子鼓了,交通出行、外出旅游,甚至举办比赛、商场开业等都依赖于气象服务。“20年前,能预报明天下雨、刮风、降温就是准了,但如果现在还是这个标准,大家就不买账了。公众需要知道,降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个时段雨强最大。”在宋英杰看来,天气预报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普通的相对准确,而是“绝对神奇”。

这种对“绝对神奇”的信心,来自一组数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气象站不足百个,到2018年底,全国6万多个自动气象站覆盖95.6%的乡镇,中国气象站的数量、密度已达到世界第一。从1988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到2016年“风云四号”A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中国已累计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2018年,中国有了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系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国气象预报已经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一毫米。

2019年节目

他看天气也靠手机 “值得高兴和欣慰”

进入21世界,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式读懂老天的“心思”。依靠大数据支撑,人们已习惯从手机端获取气象信息,你所在的街道,未来一小时天气如何,什么时候开始下雨,几点到几点有雨,都能一目了然。宋英杰也不例外,他常常会拿出手机从APP里查看天气动态。“这是最快捷的方式嘛。”宋英杰说,身边的朋友出行或工作,遇到一些特殊的天气,会习惯性地“求助”,他则会根据雷达外推,把天气预报精确到分钟,“这是可以做到的。”

如今的天气预报,早已告别气象部门单向发布,进入社会互动式传播时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再是大家获取天气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宋英杰说:“大家有了更便捷的渠道了解天气,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情,说明我们在进步。”

越来越贴心的天气APP,越来越平民化的各气象台官微等,让宋英杰感到,自己这20多年来突破层层阻力的“离经叛道”是有意义的。“很多你的智慧、见解、表达方式并没有消亡,而是进入了网络。”他说。

相关阅读

天气预报的那些尝试:“气象先生”的出现缘于偶然

宋英杰:天气预报“对要对得更精彩,错要错得更无奈”

解说天气预报的男人:靠谱与离经叛道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9-06-23

    点赞👍👍

  • 正义的余行 2019-06-23

    不错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