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丨泸沽湖和猪槽船儿

封面新闻 2019-06-23 15:26 32615

泸沽湖的猪槽船儿

□宋兴华

自从读了杨二车娜姆的《走出女儿国》,泸沽湖就成了我时时心念的地方。摩梭人、走婚、母系部落、女儿国,激起我多少遐思与幻想……上周末,我终于见到了神往已久的泸沽湖。

清晨,薄雾笼罩中的泸沽湖,就像一个初醒的少女,美得令人心痛。湖中有5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 走进泸沾湖,就走进一个神秘的世界。

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种民族,约1.3万人。文史资料说,这里是人类文明的乌托邦.是梦中的香格里拉,也是《纳西净地》中呤唱的圣地。

泸沽湖,古名勒得海、鲁枯湖,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

泸沽湖是当地人的母亲湖,用当地人的话翻译下来,她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湖。泸沽湖静静地躺在群山之间,就如同一颗天然的明珠。泸沽湖中开满了海菜花,当地人把她叫做“水性杨花”,她不仅能供观赏,还可以食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放眼望去,连绵群山将泸沽湖拥在怀中,泸沽湖用她的碧波轻柔抚摸着山脚的滩涂。雪白的海花静静的铺在湖水上,随着波浪起伏,优雅自在,没有一点羁跘。我想,不论心态多浮躁的人,来到泸沽湖都能在这里寻得心中平静。泸沽湖始终带有一股静谧、安宁的气质,让人不由把都市的灯红酒绿抛之脑后。

泸沽湖畔,居住着最为神秘的摩梭人。

摩梭人之所以神秘,就在于他们至今保留着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整个中国都是依法登记婚姻的时代,泸沽湖却保留着早期对配偶完全自主选择的婚姻形态,这是令人非常迷惑的现象。

泸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自己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黄昏临近,她们就在自己的小木屋中迎接阿肖(村寨小伙)的到来,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展示自己纯朴的情感,尽情享受生活的甘甜。

我住在摩梭女孩腊梅的客栈。二十来岁的漂亮姑娘腊梅,虽然生在泸沽湖,但她从小在盐源县城长大,又在西昌读旅游学校,早已被现代文明同化了。我私下问腊梅姑娘,今后她将选择哪种婚姻形式来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呢。她笑笑说,还是自己选择心仪的爱人结婚吧。她认为“走婚”还是不太稳定,阿肖说不来就不来了,几乎没有任何约束。

清代作家李汝真在《镜花缘》中描写过女儿国,没想到传说中的女儿国就在我的面前。站在泸沽湖边,我轻轻叩问,林之洋当年到过泸沽湖吗?

猪槽船儿从历史的深处款款划来,又把我载向岁月更深处。猪槽船即独木舟。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名。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独特的猪槽船。

腊梅姑娘告诉我,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捞虾、捞猪草等生产劳作.还是沿湖阿肖定婚的重要工具:男女青年或两船相遇,以歌为话,一唱三叹;或同舟共语.无拘无束,纵情欢笑;或相偎船中,娓娓细谈,倾诉爱意;船在水上飘,人在轻舟里,其乐融融。

泸沽湖上,猪槽船中,满载着阿肖们走婚的浪漫故事,也将我的思绪涤荡向远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