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特级教师解析成都中考作文:搭建真实体验与感悟思辨的虹桥

封面新闻 2019-06-13 17:07 43167

封面新闻记者 莫凡 周丽梅

从年轻到年迈、从青涩到成熟、从软弱到坚强……13日上午,今年成都中考作文出炉,为半命题作文《从……到……》。不少考生表示作文题容易下笔,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四川省特级教师、树德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袁学民对今年中考作文题进行了解析。

今年成都市中考作文,采用的半命题作文形式,既有明确的规定性“要求考生以此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又兼顾开放性“两个空缺处自由发挥补充“,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组合的可能性,在题材、立意、文体选择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考生不易偏题、跑题,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均可结合自身的真实生活体验,表达考生个体独特的情意、情理和情志。命题同时也考虑到高中选拔考试的功能,体现了应有的区分度。通过“从……到……”,引导考生可以从时间的转换,空间的转换,事物之间的关联等方向去思考,隐含了“思维发展与提升” 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与高阶思维品质的考查。可以说,2019年中考作文命题是通过“从”“到”二字,搭建起一座引领学生“从书写真实生命体验 ”通往“深切表达思辨感悟”的虹桥,对今后初中作文的教与学均有很好的导向性。

要写好这篇作文,需要考生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源,溯源寻找触动自己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动情点。既可选择求学经历中从“脆弱”到“坚强”的蜕变过程,也可选择从 “陌生”到“熟悉”的同学挚情,从“倔强逆反”到“共情理解”的亲子关系,从“书斋、象牙塔的封闭式课内生活”到“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的历练”成长,从“单纯为分数而拼搏的快乐”到“广泛阅读领悟到的深层精神愉悦”…… 生命记忆中的诸多动情点不一而足,写作选材空间广阔,情感表达多元。

在体现真实丰盈的情感世界基础上,还需要借助所填入的两个语词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理清文章写作的思路和体现剪裁详略主次安排的匠心。通过准确、恰切地把握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体现情理、情志的交融。通过对时间、空间、事物、事理等不同要素间,或同类同质、或矛盾对立、或互补共生等关系的理解,体现彰显应有的立意深度。考生如果能更深层次地联系今年社会生活热点、大事件来书写,在立意上就更彰显不凡。如从”1919“到“2019”,借“五四”运动百年历史,书写当代青少年对青春的咏赞,对历史的回望及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应有的责任担当;又如可选择祖国诞辰70周年,思考中国从“弱”到“强”,由“衰”而“盛”的历程,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表达家国情怀。也可以生活小事件、小细节为载体,用自己的慧眼去辨析、呈现对“远与近”“大与小”“美与丑”“从冲动到理性”“从混沌到清醒”“从盲从到自主”等问题的感悟。

评论 4

  • fm689907 2019-06-15

  • fm515622 2019-06-15

  • 小树518113 2019-06-14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