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闻成都丨青年舞蹈家余尔格:突破框架 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下)

封面新闻 2019-06-11 15:44 35289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爱上现代舞

用肢体去表达、去对话

余尔格

余尔格具有全面的舞蹈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出色的表演技艺。常年与国外的艺术团合作,长期在欧洲巡演,余尔格接触了不少新的舞蹈形式和观念。有一天,对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的语汇十分精通的余尔格发现,自己更喜欢现代舞!她喜欢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周围的一切,并尽情运用肢体去表达去对话,没有刻意的痕迹,却能直逼人心。

“一开始,我们都是在一样的教学机制上长大,一样的传统舞训练。突然接触到现代舞,我发现它里面更自由、可塑性更广阔。”于是,余尔格一改古典风格,开始尝试现代舞风,2016年,她推出了第一部个人编导的现代舞剧《偶然》,三年后又推出了《时轮》。“舞种是共通的,跳《家》(舞剧,饰演凤鸣)我可以跳,也可以跳现代舞。”

《时轮》剧照

舞蹈演员除了高超的舞蹈基本功和扎实的舞蹈理论外,还要具有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想象力、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在余尔格看来,现代舞很“考脑子”,要求舞者必须有创作意识,还要有当代意识、当代审美。“传统的艺术作品,更注重故事,情感的传达,传达一种直接的情感。而现代舞,气质很重要。道具、色彩、风格、语汇的表达都不一样,就像很多当代绘画,不同风格的画,色彩和线条,布局,综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味道,这种味道也是一种自我风格的表达,它并不会直接告诉观赏者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它会引导观众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看展览也是她积累灵感的重要来源。“我喜欢看一些装置作品,它里面的空间感,色彩,画面感很特别。”一幅画、一个物件、一段音乐,都会刺激余尔格。在她眼中,这些展品会“活起来”,然后发散、呈现到自己的舞蹈作品中,“我想带给大家一种感触,而非讲故事。更多的是一种状态、感受,每个人看了都不一样,而不是直白的说我通过舞蹈到底说了什么。”

余尔格个人编导作品《时轮》海报

为舞蹈而生

传递自由和自我表达

练功、上课、学习、创排剧目、参加演出、出国交流,多年来,余尔格交出了《练》《茶倌》《凤悲鸣》《家》《偶然》《时轮》等多部优秀舞蹈作品。对于她而言,舞蹈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喜欢舞蹈,就像有的人喜欢打游戏那么正常。谈不上‘坚持’,或者‘努力’,‘努力’是要‘克服困难’,喜欢不是‘克服’,喜欢就是去做。我跳舞一直进行顺利,就谈不上‘坚持’,就和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很平常。”

余尔格跳舞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不是个很细心的人,朋友说我‘简单粗暴’。但跳舞不需要刻意处理人际上的东西,很简单,很自然。”余尔格为舞蹈而生,她睁开眼就是舞蹈,“起床了,做饭时,突然看到一个画面,我会想这个放到我的舞蹈里可以怎么改一下。我用了很多时间在舞蹈上,不断的思考,尽可能把所有的灵感、想法体现出来。”

外媒报道余尔格

在国内现代舞相对小众,但余尔格没有高大上的“野心”,“我的夙愿就是把我想的表现出来,有人看到了就好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没想过必须出很多作品让很多观众看到。做完了就完了。”她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进步,不能越跳越差。“我希望每一次都有一些心得体会,到了一种理念方法,哪怕是风格的不一样,这也是一种进步。”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的舞蹈生涯,余尔格接触到了不同的舞蹈风格,“正常的、怪诞的、诗意的,什么都能跳,我不会把自己定格在某种风格框架中。”哪怕有些风格没有那么快被接受。“需要有些人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应该去做的事情。不要去跟随别人,通过艺术来表达一些自我意识。”

语闻成都丨青年舞蹈家余尔格:突破框架 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上)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