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跋山涉水不仅因为美,还因为真理 《大河奇峡》为大渡河作传

封面新闻 2019-06-10 19:24 3347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大渡河奔流上千公里之后,在逼仄深幽的岩石缝隙左奔右突,然后以惊人的力量切穿大瓦山投入四川盆地的怀抱,形成26公里的绝世奇峡。

早在100多年前,大渡河大峡谷就进入西方探险家和自然科学家视线。1878年美国探险家贝伯尔就曾登顶大渡河大峡谷北岸的大瓦山。在他的指引下,英国探险家、植物学家威尔逊也在1903年登上大瓦山。

然而,大渡河峡谷区域,从最初的地理大发现、对矿产资源探求,到自然和人文风景旅游资源的再发现、再探索,尚有一段较长的时日。其间从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李春昱途经此地前往西昌,赵亚曾、黄汲清等在峨眉山一带的西南地质大调查;40年代盛莘夫等人的地质矿产调查,到建国以来的四川省地矿局,几代地质人跋山涉水,孜孜以求,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调查上取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丰硕的成果。2001年该峡谷在地质学家骆耀南和范晓先生的主持下,从旅游地质、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开始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研究成果迅速引起广泛关注。2001年国土资源部将之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9年,在骆耀南和范晓两位地质学专家研究成果的重要支撑和悉心指导下,来自四川省地矿局的三位地质工作者李忠东、周江陵、邹蓉,凭着对旅游地学的热爱和专注,对地理有一种特殊的敏锐和寻根问底的执念,多次实地考察,足涉罕至,晓行夜宿,越涧攀崖,编创了一本《大河奇峡——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几位主创人员皆有多年野外地质工作和山区考察经验,邹蓉更是在大渡河畔出生,生于斯长于斯,对大渡河与大峡谷更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感悟。

地理与历史唇齿相连。山川里映射着人民的性格。大渡河峡谷地区是四川盆地进入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道天然屏障。石达开的义军和中央红军都曾经陈兵大渡河畔,面对涛涛江水,不能不面临“渡则活,不渡则亡”的艰难选择。而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步步紧逼,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乐西公路,也不得不在绝壁天悬,腾波迅急的大渡河上凿开一条血路。20世纪5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又不得不选择外国专家认为根本行不通的西线,去穿越大渡河大峡谷这道“地狱之门”。因此,这是一条考验勇气的河,一段非渡不可的峡。

此外,在中华“民族走廊”大背景下的大渡河,古蜀文明与部族文明、中原文化与南昭(大理)文化、汉文化与藏彝文化融汇的密码,也存在于这里的崇山峻岭、深沟险壑之中,给人以不尽的好奇和无穷的诱惑。

《大河奇峡》全书用20万字、200多幅照片和10多张手绘示意图,讲述一条河流留在地球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地质、构造、峡谷、山脉、河流,也有生物和气候,还有与人类相关的交通、村落、古道、文化遗存。从一段峡,到一条河,然后再从一条河到一片山。山水缠绕处,深峡褶皱间,人类的生息与繁衍,文明的产生与传播。正如著名科普作家刘兴诗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的那样:“当我们追溯文明的起源与演进时,最终我们都会追溯到一座山,或者一条河,地理往往成为文明起源的初始点……与其说什么样的族群创造什么样的文明,还不如说什么的环境孕育什么样的文明。”

刘兴诗先生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将地质工作者称为“大自然的记录者”,他说:“他们跋山涉水不仅仅是因为大自然的美,更因为大自然蕴藏着的科学内涵和真理……所以,我们应当感谢那些‘记录者’和‘整理者’。”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