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闻成都丨戏剧筑梦人刘正东:花40余万变废为宝 打造戏剧乌托邦(下)

封面新闻 2019-05-24 14:57 36432

相关阅读:语闻成都丨戏剧筑梦人刘正东:花40余万变废为宝 打造戏剧乌托邦(上)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变废为宝

打造独立戏剧空间

毕业后,刘正东相继在成都市话剧团和四川人艺工作。入行前3年,他被动的吸取话剧经验,3年后,他开始有所思考,思考戏剧的社会意义,以及怎样更好地传播这一艺术形式;其后又3年,刘正东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不喜欢随大流,他希望戏剧作品除了娱乐、宣传外,还能起到引领审美、洗涤内心的作用。

他想追求自由,追求艺术本质,梦想着可以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做一些可以真实表达自我,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的戏剧。“国外戏剧形式已经多种多样:比如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荒诞戏剧,残酷戏剧、环境戏剧等等太多了。”

2018年7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正东邂逅了这个废弃的化工厂,哪怕里面因常年漏雨下不去脚,他仍感觉这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找到这间废弃的厂房之前,我有三年时间到处转悠,谈过的剧场不下10个。”场地大小、层高、地理位置、价格总有那么一两样不理想。“没办法,谁让你喜欢呢,总得干吧。”

一次不同寻常的旅程的开启,总会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废弃工厂什么时候被拆除?能不能回本儿?破破烂烂的厂房需要多少钱改造?当这些“问题”遇到“梦想”,一切纠结都烟消云散!

刘正东第二天一早便凑钱交了租金签了合同,正式接手这间旧厂房。一年7万多元的租金,30多万元的改造费,刘正东为建化工场投进了大部分家当,同时转让了自己的音响公司、卖了车,停掉了在外面的两份兼职,并不断压缩每月生活费。

从废弃化工厂到戏剧空间“化工场”,刘正东“鼓捣”了半年,光垃圾就运出去六辆大车。按照自己的设计,他让工人拿掉了原来旧厂房两个反应罐,留下来的平台,大一点的被开辟成办公区,小一点的成了灯光音响控制处。

厂子是旧的,“化工场”里面的设备也全都是旧的:几层高铁皮柜子是隔壁废品站淘的,书架上的图书是论斤称来的,办公桌由旧桌板拼成,皮椅子是图书馆淘汰的。

隔空而望的灯光音响控制处,几个废弃的狗笼栏杆,被装成了墙面雕饰;门口的化妆镜是捡来的,观众的座椅是学校不要送给他的;安放椅子的平台,是绵阳某个剧院淘汰的道具箱堆起来的;屋顶架设的那几排灯也是旧的,还有装饰用的录音机、缝纫机、唱片机、二八自行车……“我就像个破烂大王,随时从隔壁的废品厂淘点东西。”

助梦戏剧人

筹备引领行业的作品

化工场改变了刘正东的生活方式,以前他跟许多人一样,为挣更多的钱奔波,追求着更精致高级的生活。“但我不快乐啊!”有段时间,刘正东觉得生活一团糟,失眠、焦虑、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走近化工场,一切似乎在慢慢改变。“艺术是有生命力的,而且极其敏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热爱。”

今年1月份,“化工场”迎来第一场演出《万河之源》,环境音乐会。本来准备了60张票,6点半进场,中间看到观众发的朋友圈,7点过又来了几十人。可现场准备了90个座位,其余人只能站着。“没想到来了那么多人,周围停满了车,但这是荒郊野岭啊。”怕大家的车被划蹭,刘正东和爸爸客串保安,穿着棉袄大衣在外面巡逻;夜里担心大家着凉,刘正东的妈妈熬了几大锅姜汤,忙上忙下。

首秀之后,化工场又迎来了实验话剧《再等等》,《百年柠檬》《少女伊芙琳》音乐剧《聚成都》等。排练期间,正东也会时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希望有更多人能够走进化工场,认识这些可爱的、热爱戏剧的人,在这里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彼此的梦想。这样,戏剧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好。”

有时为了能支撑这个地方走下去,刘正东会在网上卖一些淘来的老物件,500块的自行车、50块的旧椅子,“再卖点喝的酒水,一个月能挣个四五千吧。”赚的这些钱,仅够给工人开工资。“当今社会梦想最贵最值钱,我要珍藏仅存的一点点可贵。”刘正东希望真正的戏剧人能用自己的梦想和热情来养活自己。

他想把化工场打造成一个造梦的工场,“希望这个地方可以打开视野,吸引一些独特气质的艺术工作者,来做尝试一些独立思想的作品,让大家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他也在筹备自己的原创剧目,“希望这些独立作品具有跨界实验性,能够挑战大众审美,为戏剧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评论 1

  • 611907 2019-05-24

    [可怜]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