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王德威入川授课记① | 文学史不应是资料汇编,而要有“文”的趣味、光彩

封面新闻 2019-05-22 20:19 3463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可欣 摄影报道

2019年5月的初夏,哈佛大学教授、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著名学者王德威,来到川大讲了一堂文学课。不仅大教室过道里坐满了人,连室外走廊里也有不少学生站着听完。受邀听课的封面新闻记者特别观察了一下,两个多小时的课程,几乎所有的听众都是眼神直直地盯着台上讲者,显然处于求知的兴趣之中。考虑到内容是专业文学课,就让人不得不佩服王德威讲课的魅力了。近些年,王德威多次来到北大、北师大、人大等高校,进行文学授课或者发表演讲,与作家、学生互动。早在2006年,王德威在北大一连上了八节文学课,授课内容被结集成书,由三联出版社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之名出版,影响延绵不绝。

王德威在川大讲课

不管是在《被压抑的现代性》中谈到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到《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中对中国文学“有情”历史的召唤和重新叩问,还是阐述“华语语系文学”,王德威的研究,从视野到风格,从内容到表达,都令业界耳目一新。王德威既有长期浸润在西方学术范式中训练得来的逻辑理性,又对中国传统诗论古奥灵动的汲取。将中西学打通的他,对文学的考察,显得妥帖、生动、深刻。再加上他在授课或演讲时,用词环环相扣,逻辑紧密,文采飞扬,也彰显出“文”的魅力。

王德威讲课ppt摘录翻拍

扫描到阮玲玉临终遗言

邓丽君3D全息影像演出等

在川大这次的讲课,王德威重点介绍了一本由他本人主编、哈佛出版的《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但他不是简单推荐一本书,而是藉着介绍书,高效传达出一场关于“文学”、“文学史”的见识突破之旅。作为一个学院派学者,王德威对当下时代沸腾的媒介革命对文学的影响,有着敏锐、及时的察觉和深刻思考和回应。在他看来,文学的“文”,除了以文字作为最重要的媒介,还应该往声音、影像等领域拓展。所以,文学并不仅限于惯常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样式,还可以包括音乐、电影、墓志铭、演说、报纸、黄梅调与舞蹈史诗等,甚至包括阮玲玉的临终遗言,邓丽君在当下的全息影像“复活”演出。文学史的编纂,不应陷入千篇一律的枯燥的资料汇编,而是带有文学的想象力、趣味、光彩,是真正带有“文”的气质的文学史。

受古典文论《文心雕龙》启发

思考多元媒介下“文”的多种可能

古典文论《文心雕龙》中有这么一段话:“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这段对“文”跟“形”、“声”、“情”关系的阐述,在王德威看来,非常有现代性。他还提醒我们注意中国文学的“文”字源远流长,中国人对文的观念之开阔,跟当代西方很多文论是可以对话的。其中提到的“形文”“声文”“情文”这些观念正是21世纪媒介革命背景下,文学向外开拓的一个思想源头。文学不该只是诗歌、戏曲、小说、散文,还可以是伟人的演讲录像,甚至一段爱情,一桩丑闻。

在王德威主编的这部文学史中,就有一篇是北大陈平原教授写的,关于孙中山在1924年,在他生前最后一次的演讲。王德威说,历史人物的演讲,经由留声机传播,变成大家可以听到、感受到,然后体会、反应的一种陈述过程。“这也是文学生产的物质性(也包括身体性)的一面。”

除了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词被王德威收录进这本文学史,他还提醒到,邓丽君演唱的影像本身也有文学性。近些年,通过3D投射还原,邓丽君的真人影像出现在演唱现场,让王德威也很震撼,“那一刻我们突然理解到,文学的力量不应该是每个中文系规定考试的内容而已。在那一刻我们被感动的时候,对于声音,对于形象,对于媒介,对于文字之间相互激荡出来的繁复的网络,那是触动人心的,那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文’是不断的生命经验的彰显。而这个‘彰显’,是可以用不同的媒介不断与时俱进的。”王德威甚至还关注到电脑游戏。电脑游戏离我们所能够理解的文学概念比较远,但是王德威提醒我们,“我们思考电脑游戏所产生的一种叙事力量,这也可以是文学的一种元素。”

哈佛版《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英文版封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哈佛大学启动大型国家文学史系列,先后编纂出版《法国文学史》《德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2013年,身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比较文学系教授,王德威受邀主编《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2017年4月,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英文版共1060页。在川大的这次讲课中,王德威透露,中文翻译已经完毕,计划在四川出版。他对此充满期待,“这个书编写时预设的读者对象是英语世界的读者。但我觉得我真正的知音应该在中文世界。”

人物小档案:

王德威,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199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2004年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海外华人代表人物,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之深、影响之大,被公认为业界翘楚。主要著作有:《现代抒情传统四论》、《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等。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