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片《邪不压正》 原著小说《侠隐》用武侠怀恋北平风华

封面新闻 2018-06-28 17:27 3642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婧尧

民国年间,北平。青年李天然遭遇师门血案。李天然被一美国医生搭救而侥幸逃脱。5年后,他从美国归来展开复仇计划。又正当日本侵略势力猖獗,北平局势吃紧,于是家仇国恨糅杂在一起。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一起酝酿着山雨欲来的局势。胡同深处,四合院里,老百姓的日子仍然优哉游哉地过着。从中秋到冬至,从春节到元宵,再到清明,到端午……直到卢沟桥的那一声枪响。

提到武侠小说,很多人的印象是,它更多的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而很少与近现代扯上联系。然而张北海的《侠隐》正是这样的少数。

纽约客的乡愁    武侠背后是旧京风华

常居纽约的美籍华人作家张北海,在写了几十年美国的生活,乡心萌发,动心起意,提笔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就是《侠隐》。张北海将这个侠客复仇的故事的背景建立在民国。既然是武侠小说,总是要有武打、复仇,血雨腥风。张北海的武侠也不例外。但他的意旨却不在此。他想要写的是,他童年生活过的记忆中的,念念不忘的老北京。与其说小说的主角是侠,莫如说是悠远醇厚的旧京风华。

“抗战烽火前夕,走进这虚实两个世界,是一位现代江湖游侠——越洋归来,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云而去。”小说中的历史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乌泱泱地都要登台亮亮嗓,老百姓在这乱相里随波逐流,却偷得了个“金粉十年”。张北海形容这段时期的北京是“有钱人的乐园,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他笔下的北京城鲜活生动,富有温度的文字不仅还原了历史真实,其实也勾勒了张北海脑中关于这座旧城的理想图景,并通过这种琐碎铺陈的描写方式掀开乡愁的一角。

张北海

文学味纯正  融入北京民俗民风

与一般通俗文学不同,《侠隐》虽为武侠小说,但却因干净的文字和严谨老道的叙事方式,让人读出纯正的文学味道。张北海文字简约,笔法从容、潇洒,洋味十足,阿城谓之曰“风度”,并认为他的写作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白话文“文体”。尤其是他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风,精描细刻,地道入味,令人神往。张北海说,“三十年代北平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容街道……就不但在所必需,而且变成书中一个角色。”

此外,比起一招一式武术的呈现,整个小说弥漫的不是侠气干云,而是侠的消隐。在小说中的时代,拳脚敌不过枪炮,银锭贵不过大洋,东方比不上西方,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哪还有武林的立足之地?江湖的消亡成为必然。张北海自己也明说,“这部《侠隐》,除了带动故事情节的报仇主题之外,尤其对我个人来说,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主题:老北平的消失,侠之终结。”

羁旅海外多年,张北海写起故土,用情很真,笔触细致,有长卷工笔之妙。主角李天然每顿饭在哪儿吃,叫了什么样儿的菜,吃了多少分量都给写出来了。比如书中写道:“北平好像永远是这个样儿,永远像是个上了点年纪的人,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你可以慢慢地走,从干面胡同出来,沿着哈德门大街就到了东四南大街,过六条,拐上北新桥西大街,到鼓楼,上地安门大街,拐个弯到皇城根。街上、小胡同里,处处弥漫着食物的芬芳,各有各的香气,并不相互混杂:巴掌大的猪油葱饼、爆羊肉、炒肝儿、灌肠、烧麦、包子、打卤面……随便走入一家馆子,坐下,先来一壶香片,润润喉咙,同时等着店家把可口的食物送到你面前。不进馆子,摊上的脆枣儿、驴打滚儿、豌豆黄儿,也是满足胃口的好玩意儿。回到家,家是个四合院,门一关就是个小天地,外面的尘杂喧嚣别想进来。坐在内院的藤椅上,你可以安安静静地想很多事情。”

复活三十年代北平    高晓松赞”勾起乡愁“

《侠隐》里的复仇故事发生在1936年秋日到1937年暮夏的北平。出生于1936年张北海,在《侠隐》里所描述的年代属于他的父辈,是作为一种致敬。在涉及到老北平的细节,自然也需要资料对真实记忆的辅佐。为了尽可能还原其风貌,他做了大量的研究。书里主人公李天然穿街入巷,“干面胡同、烟袋胡同、前拐胡同、西总布胡同、月牙儿胡同、王驸马胡同、东单、西四、王府井、哈德门、厂甸、前门……所到之处,旧京风味,无不排挞而来”。地图式的行走之中,逛胡同、听吆喝、放炮仗、过节令,这些构成老北京的市井生活细节也被一一还原。或许也正因如此,《侠隐》与其说是一部武侠小说,更像是老北京风物志。

在1996年动笔写《侠隐》前两年,张北海整理了一份1935年的“北平街道图”,收集了几百本关于老北京的参考资料,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英文著作,里面甚至还有英国人在当时写的旅游攻略。因而,对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写确凿、细致,一街一门,一草一木,都符合当时史实,宛如城市在张北海笔下复活。这样写北平,得到北京文艺圈人士的高度认可。让高晓松直言“勾起乡愁。”阿城说:“《侠隐》开篇而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国际、国家、民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惊异,其中个人武功能力展现得又合理又不可思议,是那种贴骨到肉的质感,不涉此前武侠小说一目十行的陈词。果然好看。”

作为武侠作品,《侠隐》中打斗场面或者武功的描写甚少。张北海说,他不愿在一部写实作品中掺杂一套虚无缥缈、玄乎其玄的武功。“从打斗次数来说,也并不少,李天然回北平不到一年,掌毙一人,轻伤一人,重伤一人,打死四人,再多就变成三流武打片了。我要我的侠隐出手见效,干净利落。”

也许正是这些魅力,《侠隐》被姜文看中,改编成电影《邪不压正》,要用光影的形式再现远逝的旧京风华、侠隐风度。

评论 3

  • 纵马山川剑自提 2018-06-28

    期待!

  • 佘樂 2018-06-28

    值得期待

  • 微软小冰 2018-06-28

    写得好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