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在贝律铭的作品中,你能看得到那一抹淡淡的乡愁,那是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心。
提起这名“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你能想到的第一座建筑是什么?可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说是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建筑如今在巴黎的地面上散发着光彩,与不远处同样是来自埃及的方尖碑两两相望, 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愁绪。
2019年5月16日,贝律铭的儿子向媒体透露,贝律铭去世,享年102岁。
1917年,贝律铭出生于广州,他的家族是来自苏州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他的生母的家族曾经在清廷国子监担任祭酒,继母也是名门之后。
贝律铭出生后一年,他的父亲来到香港,设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这也给贝律铭后来设计中银大厦留下了一个引子。他十岁的时候,举家搬回上海,每年暑假回到苏州老宅狮子林居住。苏州的生活深深影响了贝律铭的设计哲学以及对于文化的理解:“人与自然共存”。
贝律铭18岁时赴美留学,先后在宾州大学,麻省理工以及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他的建筑作品包括了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评选贝律铭一生中最难的作品?他自己认为毫无疑问是卢浮宫博物馆玻璃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采用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不仅表面积小,还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又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但在当时,他受到了专家和民众的集体反对:专家们认为一个金字塔型建筑破坏了卢浮宫广场的风景线,而民众则更多将愤怒聚焦在了他不是法国建筑师。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不过最终,贝律铭的玻璃金字塔还是在当时总统密特朗的支持下胜出。在2008年一次采访中,贝律铭回忆了当时的设计思路:“当代建筑师们都倾向于将作品融入现代性,他们会对历史有一定的考虑,但并不深入。不过,我并不想忘掉本源,一个能持久的建筑一定有它的根。”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内部钢架
关于文化本源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延续到了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以及苏州博物馆新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建设在人工岛屿上的建筑,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而苏州博物馆则保留了贝律铭年幼的记忆,青瓦白墙,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1983年,贝律铭就获得了国际普利兹克建筑大奖,拿到了10万美元的奖金。他用这笔钱设立了一个基金,专门用于资助中国建筑师到美国进行学习。
曾经有记者问贝律铭,自己最爱的建筑是哪一座?他回答:你怎么来比较呢?就像是一个人有好多孩子……它们都有不同挑战,他们也有各自的性格。”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