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美食菜谱类文献展成都开幕 众多大咖“吃货”助阵

封面新闻 2019-05-15 21:36 39711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5月15日,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著名文化学者、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川菜文化大师胡廉泉,历史学家彭邦本,《四川烹饪》前总编王旭东,中新社四川分社社长邹辉,著名诗人、美食家石光华,著名诗人、策展人赵野,作家、策展人石维等。这次展览的文献来源于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近三十年来的收藏。

梁平在开幕式表示,在这次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上,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亮点。“‘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件大事,‘吃在四川’更是大家的共识。如果把‘吃’称为一种艺术,那川菜就是先锋艺术。”

梁平说,这次文献展呈现在美食节上,填补了中国美食菜谱类文献展的空白,“二毛先生是一个美食家,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是这些文献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美食带给我们的快乐。”

据悉,作为“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 重点推出的特展之一,“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博物馆举行的美食菜谱类的文献展览。

美食家石光华表示,川菜的历史并不悠久,还处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之中,“这个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川菜的资料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美食菜谱文献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

此次展览展出了从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为止的1500多册(件)菜谱文献及菜单票证,通过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主要线索,全景式展现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历史、变迁与美食文化的发展。

从时间轴线来看,展览共分3个大类:明清、民国及建国后。文献中时间最早的来自于明朝永乐年间。“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第一个高峰,在清末民初达到顶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直到60年代饮食文化受到打压。”

展览分别呈现了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奥台地区菜谱文献,且专门设置了外文中国食谱、中国铁路局食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食谱、中国钢铁公司食谱以及四川著名宾馆饭店食单、成都粮油肉票据、中国土特产等9类专柜。

同时,文献展以《醒园录》《四川满汉全席》《成都通览》《北京饭店四川美食文化回顾系列》等文献为重要线索,着重介绍四川美食文献内容与展示非遗(或失传)美食烹制技艺。

在“四川文献”的单独展区内,有近300册(件)与四川、重庆相关的菜谱及食单,还有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成都各种粮油肉票。“四川食单”也有单独的陈列区域,包括成都餐厅、金牛宾馆、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努力餐等四川著名宾馆饭店食单。其中最为特别的是1959年由一代川菜烹饪宗师兰光鉴指导,其嫡传弟子张松云、孔道生二位大师操刀的“成都满汉全席”,“这是非常稀少的文献,将作为单独的展位展示” 。

像“成都满汉全席”这类有特殊地位的文献还有很多,在美食文献展上都会作为特色专区单独呈现。比如“外文中国菜谱专柜”中有一本《中国美菜》,这是已知这个世上最早的英文中国菜谱,1923年在纽约出版。

在二毛看来,研究传统菜谱是挖掘、传承、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正是老菜谱和老师傅让如今创新传承菜肴成为可能。在这些老菜谱中细细追溯,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美食发展的脉络,感受到是饮食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一代代的传承和延续。

另外,二毛参与拍摄制作的饮食类非遗纪录片也同时展播,包括《川菜在民间:德阳第一季》《川菜在民间:酉阳》在内的三部影片以鲜活的形式让文献(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

评论 5

  • fm515622 2019-05-17

  • 夏三水 2019-05-16

    吃货的天堂

  • fm515622 2019-05-16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