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18世界博物馆日 ”成都大学生走近“身边的文化名人李劼人”

封面新闻 2019-05-15 19:39 3666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可欣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为充分发挥馆内人文资源优势,努力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的作用,李劼人故居纪念馆携手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展开一系列“走近身边的文化名人李劼人”的系列主题活动。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给大学生讲解

5月15日,在启动仪式上,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该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李劼人家国情怀展”、“走近李劼人———朗诵大赛”、“李劼人的文化遗产”讲座等。李劼人故居纪念馆还将协助大学生们拍摄宣传片,制作海报,鼓励在校大学生通过影像、音乐、服装、道具等形式,亲近李劼人的文学世界。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给大学生讲解

在“李劼人家国情怀展”中,主办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展示了李劼人在担任成都市副市长时,对公共文化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比如他曾积极倡行并指导筹建杜甫草堂纪念馆的杜集书藏,曾多次联系和写信给郭沫若、郑振铎等筹集杜集珍贵版本等。1962年李劼人病逝后,根据他的遗嘱,家属将其2万余册珍贵藏书、报纸、杂志和字画捐给了国家。其中李劼人的藏书现在省图“二李”文库中被珍藏。

李劼人故居“菱窠”,位于成都市外东沙河堡菱窠西路70号。1939年,为躲避日军空袭,李劼人在成都东郊的菱角堰旁边修建“疏散房子”,起初以黄泥夯墙,茅草覆顶,且门前即是菱角堰,故李劼人将其居所命名为“菱窠”,意即“菱角堰旁一茅舍”。1960年李劼人利用“三部曲”再版的稿费将“菱窠”翻建为砖瓦房,李劼人在这里完成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改写工作。

菱窠藏书楼

李劼人故居主楼一楼陈列有李劼人生前书房、客厅等,二楼藏书室书柜、李劼人藏书籍字画展,故居现辟有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李劼人珍藏书画及手稿展、纪录片《李劼人》供游人参观。李劼人收藏同名书籍供观众免费阅读。

如今的李劼人故居纪念馆,经过重新修缮,院内建筑古色古香,楼堂亭榭,曲径回廊,一湾池水,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花香流芳,是一处古朴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据李劼人故居博物馆驻馆研究人员张志强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在前来参观的人员中,不少是文学读者,“他们往往是远道而来,包括来自外省甚至外国,专门为了参观李劼人故居。他们对李劼人的文学作品,评价普遍非常高。”走近故居中的藏书楼,窗明几净,绿树成荫,仿佛能回到李劼人多年前曾在此阅读的芬芳时光。

据张志强介绍,在李劼人故居的外面的几十亩地,将由相关部门打造成李劼人公园,目前已经处于设计阶段。“届时,“菱窠”最初得名的出处——菱角堰,将有望被恢复。”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