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广中 精彩故事】“扯哥”胡泽泉:不做学生的“看护”, 要做学生的“导演”

封面新闻 2019-05-12 11:00 34541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人物名片】

胡泽泉,高级教师,广元市地理协会副理事长,广元市骨干教师。曾先后获得苍溪县优秀教师,广元市昭化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广元市师德标兵,广元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在广元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年过五旬,身形微胖,笑容可掬,行走在校园里,学生、老师,甚至是学校领导,都称他“扯哥”。时间久了,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他的真实名字。

“扯哥”如何得来?

扯哥自己说,他本名叫胡泽泉,因名字中有个“泽”,四川话读成“cha”,跟“扯”音近,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擅长解决学生中“扯皮”的问题,不管遇到多扯的事儿,只要他一出马,都能很快化解,就这样,“扯哥”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

两次离开 为爱回归

今年56岁的“扯哥”,人生经历也是丰富多彩。师范学院毕业后,相继在苍溪县文昌中学、广元市元坝中学和四川省广元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

期间,扯哥曾两次离开教师岗位,第一次是90年代,在苍溪文昌中学任教时,他转行当了一名警察,但干了不满40天,他便打道回府。

另一次是2002年,在广元市元坝中学任教的他,被调到昭化区教育局,呆了不到半年时间,“扯哥”再一次选择回到了教学岗位。

“我还是喜欢教书。”两次的离开,让“扯哥”最终明白了自己内心所向,教书育人,才是他的最爱。

不做“看护”  要做“导演”

从教36年,“扯哥”从事地理教学28年。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常常让不少文科学生,学得艰难又痛苦。但自从上了“扯哥”的课,学生们兴趣和信心倍增。2012年、2013年有两位学生在当年高考地理只考了40多分,在“扯哥”班上复读一年后,分别在2013级和2014级两届高考中地理成绩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名。

对于地理教学,扯哥有三大“法宝”。法宝一,让学生亲近老师,重新诠释亲其师信其道;法宝二,运用课本知识说身边事儿,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法宝三,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地理学科难点在于自然地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扯哥”在课堂上,总爱编些短语,顺口溜、运用地理诗歌,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

比如他讲到河流水系特征时,为让学生记住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量、支流、弯曲状况,落差”七个方面的特征,他各取其中一个字,“程—向—面—水—支—弯—落”变成“丞相面水只玩乐”,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便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在“扯哥”看来,教学是一种艺术,要让传授方式感化学生,让学生自主进入老师的学术场景,与生相处,老师要由“看护”变为“导演”,让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中“拼打起来”。

言传身教 桃李天下

任教数十载,“扯哥”桃李满天下。时隔多年,他对所教过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父母的名字,都记忆犹新。在学生眼里,他有时是“扯哥”,有时又是“扯爸”。哥与爸,都满载了学生对他浓烈的爱。

教书育人的路上,扯哥爱生如子,曾在自己最艰苦的年代,缩衣节食,资助帮助过30多名贫困学生,不是交学费,就是给生活费,甚至给学生买衣服。

曾有一名家境贫寒的蒲姓同学,辍学在外打工一年后,来到广元中学找到扯哥,希望回到学校继续高中学习,参加高考。“扯哥”得知他的情况后,不仅给他拿了生活费,还为他添置了新衣服,在他的感化下这位学生不仅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还完全继承了老师的地理教学事业,目前已成为成都市区一所名校的地理骨干教师。

还有一位何姓同学,在毕业聚餐时,深情款款地诉说着扯哥对他的帮助与鼓励,泪流满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要拜“扯哥”当“干爹”。

每逢生日、节假日期间,扯哥经常收到学生的祝福,有一届学生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名叫“胡老师的学生”群。不仅如此,有时出差,总会有学生悄然相迎。有一次到北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刚下火车,就看到曾经教过的几个学生,打着“广元胡老师,我们在这里等你”的横幅在出站口迎接。扯哥说:“师恩不图报。虽然全国众多城市都有我的学生,但我最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只要他们好,比什么都重要”。

乐观豁达的“扯哥”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让他无比欣慰的是,在很多学生身上,他已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