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家朱宝勇②:三次转机,半路出家,领唱四川省歌舞剧院40余年|口述历史·蜀地音乐

封面新闻 2019-05-07 12:14 29497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1950年,19岁的朱宝勇考入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美术,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大学生。艺术系分为美术组和声乐组,虽然朱宝勇的专业是美术,但是音乐活动却一点没有耽搁——但凡文艺汇演和学校活动,朱宝勇必定会被选中,成为固定“外援”,担任领唱。

大二的时候,声乐系老师看中了朱宝勇的嗓音条件,动员他转到声乐专业。朱宝勇喜爱唱歌,甚为犹豫。从小深受家庭传统文化熏陶的朱宝勇心里盘算着,每一件绘画作品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歌曲若不是极为有名,就很难保存下来。思前想后,朱宝勇拒绝了声乐老师的建议。

谁曾想不到一年,又有伯乐发现了朱宝勇这匹在音乐上的千里马。大三那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来到贵州采风慰问,主要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朱宝勇作为美术尖子生,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被选上,跟随歌舞团采风。旅途中,朱宝勇难掩自身的声乐天赋,几次开口演唱,深受中央民族歌舞团赏识。回校之后,歌舞团领导多番恳请学校调朱宝勇到中央民族歌舞团,此时临近毕业,学校已有分配安排,没有同意。

但中央民族歌舞团没有放弃。1953年,朱宝勇被分配到四川民族出版社做美术编辑,他们再次向出版社发来邀请,不想错过这位声乐人才。朱宝勇作为第一批就业大学生,很受重视,出于对学校和单位的责任,朱宝勇只能再次拒绝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邀约。

“遗憾呀!”朱宝勇回忆起当年心境,“中央民族歌舞团是当时最顶尖的,能得到他们的肯定,给了我歌唱事业上很大的鼓舞,也让我对转向声乐产生了坚定的信心。”

“我的一生总是充满了惊喜。”正如朱宝勇回望过去的感慨,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失之交臂的他,很快迎来了第三次转机。

1954年,四川省机关文艺汇演,要求每个单位选送文艺节目,并参与评奖。朱宝勇代表民族出版社参加,以一首《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获得大奖,名冠蓉城。50年代初,不少国外代表团前来庆贺,需要歌舞表演招待外宾。从那之后,但凡晚上出版社的电话响,同事们都让朱宝勇接,因为几乎都是找他去演出的电话。

“喂,宝勇啊,某某国家的外宾来成都了,你来唱歌吧。”

不多久,因为出众的音乐表现,朱宝勇被调入四川省歌舞剧院。调任新职的那一天,朱宝勇拎着一卷铺盖,一篮子书就去了歌舞团报道。当天晚上便遇上招待外宾,领导安排他男声独唱。自此以后至退休,朱宝勇在省歌舞团独唱了40余年,歌声飘扬祖国大地各处,也将民族声乐传扬至海外。

下期预告声乐教育家朱宝勇③:24岁出唱片 成名曲《太阳出山》传唱南北

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在北京举行,朱宝勇一首《太阳出山》轰动京城。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又意外得知自己演唱的《太阳出山》被收入了音乐周唱片。那一年,朱宝勇不到25岁。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