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家朱宝勇①为躲避轰炸从南京迁入贵州 从小深受民族艺术熏陶|口述历史·蜀地音乐

封面新闻 2019-05-06 14:54 34066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李雨心

人物档案:朱宝勇,1932年生于南京。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声乐学会主席,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顾问、原声乐系主任、教授。《黄杨扁担》《太阳出山》以及自己作词编曲《尼罗河畔的歌声》等广为流传。出访美国、俄罗斯、埃及、印度、黎巴嫩、叙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名字被载入《中国歌唱家辞典》《中国艺术家辞海》《当代中国名人文化录》等重要刊物。


1932年,朱宝勇出生在南京。朱家祖籍安徽合肥,生于军人家庭,家中有四个孩子,朱宝勇是最小的弟弟,幼年的他便对音乐和美术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家里有一台老式风琴,姐姐们喜欢唱歌,每当风琴响起,母亲便将小朱宝勇抱着坐在旁边听小曲子,他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唱。让朱宝勇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家里那台唱片机,母亲总在自己调皮不睡觉的时候吓唬他,“你再不睡,我就要放老爷爷了,等他来抓你。”朱宝勇已经不记得,当年家中那台唱片机到底放的是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大约是个男低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轰炸南京,随后,南京沦陷。为了躲避战乱,朱宝勇一家从南京逃至湖南、贵州等地,一路颠沛流离。他尚能回忆起逃亡途中的苦难悲喜:每天夜里,母亲和姐姐们将第二天要吃的馒头做好,放进担子里。天没亮,大人们挑着担子住进乡间的山洞,躲避轰炸,一直到晚上才能回家。对几岁的朱宝勇而言,那时最大的幸福,就是从山洞避难回来后,家没被轰炸。湖南、贵州的乡间多是民族地区,各地的民歌为朱宝勇带来极大的艺术熏陶。

“毛风细雨顺山来,打湿妹的绣花鞋……”每当乡间下起小雨,戴着斗笠的人们便开始唱歌,同时不忘手里的活。朱宝勇听着,记在心里,长年累月的流离生活中,歌声的艺术是他少有的慰藉。丰富的民族习俗充实着朱宝勇的年少时光。“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把树上的柚子摘下来,插上香点着,像个火球一样,耍龙灯,对歌,那时的日子虽然苦,但现在想起的,都是幸福。”

音乐和美术伴随了朱宝勇的一生,在他后来出版的美术作品中,有大量关于早期在湖南、贵州生活的记忆片段图像。绘画是他除了音乐外的又一项热爱,幼年时期,姐姐们出去玩不想带他,只需要给他照一张彩色报刊便能轻易“打发”,等姐姐们回家时,他还照着报纸上画画。1950年,朱宝勇考入贵州大学学习美术,同时他没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令他当时未想到的是,本以为会在绘画的道路上行进一生,却因为一个机遇中途转行,从此步入专业歌唱领域,荣光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人生满是惊喜。”

下期预告:声乐教育家朱宝勇②:三次转机,半路出家,领唱四川省歌舞剧院40余年

虽然在学校里学的是美术,但朱宝勇一直在用业余时间参与音乐活动。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了四川的出版社做美术编辑,但只要有演出,朱宝勇都要会被邀请参加演唱。终于,他的歌唱魅力被四川省歌舞剧院发掘,朱宝勇璀璨的歌唱人生由此开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