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天天过中秋节?于丹教授:他是不可救药的乐观者

封面新闻 2019-05-04 17:02 39423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苏轼拥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政治家、诗人,也是美食家、书法家,还喜欢跑步和旅行。为何仕途坎坷的苏轼能在逆境中拥有这么多爱好?他为何天天都要过中秋节?5月7日参加“封面开讲了”,于丹教授将为你答疑解惑。

于丹教授

5月7日,封面新闻将联合成都博物馆共同推出“封面开讲了”文化活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将如约而至,分享她眼中的苏轼。

一提起苏轼,于丹教授赞不绝口,直言苏轼这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是她最喜欢的知识分子。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人。

凉天佳月即中秋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称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于丹教授认为,这是对苏轼最骄傲的评价。

作为历史上的大文学家,苏轼可谓千古留名,留下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诗作。然而在仕途上,他却屡遭挫折,宦海沉浮之中多次遭遇贬谪,即使流放之地十分荒凉,他也能写下“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一个人困顿、坎坷、疾病乃至死亡,都不能剥夺他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一个人可以失去功名利禄都没有了,但是只要他心中有明月,就可以呼朋唤友天天过节,这是何其乐观的心态!

苏轼既有入世的担当,又有超越的潇洒,他的一生,万幸还有明月相伴,才能在穷困潦倒之际写下“凉天佳月即中秋”。

于丹教授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于丹教授坦言,不同时候都能从苏轼的诗词中读出不同的心境,喜欢苏轼就会喜欢他的全部,根本无法说出最爱他的哪部作品。你可以喜欢苏轼意气风发时候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也可以喜欢他晚年豁达时候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当然,你还可以喜欢苏轼历经沧桑之后痛惜人生苦短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从小爱读苏轼,读到今天,于丹教授依然非常喜欢这位文豪,坦言“一提起他,我脑子里有和他相关的无数的时光、无数的表达,所以我永远不会说喜欢他哪一首词,他的诗词里藏着活生生的灵魂”。

谈及苏轼的爱好,于丹教授笑言,“正因为他人生有这么多的热爱,所以才能活过这一生。生命犹如一条长河,苏轼活出了人生的宽度,他对生活的热爱,时时让你触摸到他的烂漫天真”。

在于丹教授的眼中,苏轼是个非常可爱的人。他自嘲“论酒量无有在我之下者,论好酒无有在我之上者”。虽然酒量很差,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美酒的热爱。他用自己的材料酿酒,喝多了之后泼墨挥毫,“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那些文字其实都是他胸中的酒气。所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前赤壁赋》里面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豪放。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正因为有了这样活色生香的热爱,才帮助苏轼走过坎坷的一生,这就是他笔下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于丹教授点赞,苏轼是个有用且有趣的人,“他是千百年前我们一位有趣的朋友”。

诗仙李白和坡仙苏轼,因为文风同样豪放,难免被人拿来对比。不过对于于丹教授而言,他们两个人都是她生命中的至交,是一生相伴的朋友。

尽管她也承认二者都才华横溢,人格同样天真明亮。但是,李白的天真中更多的是豪气、侠气和任性,所以李白并没有在官场上真正做多少名留青史事情,他只是用他的剑笔挥洒了整个大时代一种典型的气质。

而苏轼则不同,他是一个真正入世、有担当的官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看书看风景的时候,喝茶喝酒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李白和苏轼这两个人。”即将再次入蜀,于丹教授对蜀道之行期待不已,她将透过诗词分享苏轼的人生故事。

评论 5

  • 三虎 2019-05-07

    开心过好每一天

  • 北海之滨 2019-05-05

    期待中

  • 阿华 2019-05-04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