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五四运动”见证地北大红楼 百年历史照片还原“五四现场”

封面新闻 2019-05-04 13:46 57181

约翰·詹布鲁恩一百年前拍摄的“五四运动”学生。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柳青

这张一百年前的照片里,那位手拿“卖国奴曹汝霖”标语,向镜头吐着舌头的学生,他是谁?照片拍摄者,来自美国的约翰·詹布鲁恩,是否认识他?

而在某间教室,大部分学生即便望着镜头,也都神色凝重,还有一些人低头一言不发。这张由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照片,记录了“五四运动”某个瞬间,里面那28张年轻的面孔,他们都是谁?在想什么?又做了什么?

杜克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大法科学堂变成了接待室,长椅上放着被褥。

那时的北大法科学堂,变成了接待室,身着长衫和学生服的年轻人坐在长椅上。有人将三四张长椅搬成一组,拼成简单的床,上面放着被褥。甚至远处的桌上,还能依稀看到被子。这些年轻人又是谁?他们在长椅上的夜晚,又做过怎样的梦?

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照片可看到,一百年前被拘禁的学生。

在后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800余名学生被拘禁于北大法科。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法政专门学校等大学,以及北京第三中学、山东中学校等中学的学生。那些望着镜头的,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数十张面孔上寻不到半点微笑,他们都是谁?后来去了哪里?

西德尼·甘博一百年前拍摄的荷枪军警。

在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荷枪的军警把东边的演讲驱散,西边又开始演讲,再去驱散,如此反复。他们穿着皮鞋,有人还夹着大衣。他们又是谁?许多年后,他们是否回望过那段历史?

对于拍摄者西德尼·甘博来说,一百年前,他所记录的这一个个决定性瞬间,早已成为历史。相对镜头里的“陌生人”,关于他,历史早有清晰描述——生于1890年7月,卒于1968年3月。美国社会学家、摄影家……而另一位同样来自美国的“拍客”约翰·詹布鲁恩,后来曾有人如此评价——他是一位“遗失”的民国摄影大家,1910-1929年在华期间,当过溥仪的“御用”摄影师,拍过迄今并不多见的“壬子兵变”、袁世凯葬礼等民国北平重大事件......

北大红楼外景。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卢荡

2019年5月3日,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封面新闻回访被誉为“五四运动最重要见证地”的北大红楼,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将参观者带回百年之前。

“五四现场”展览集中呈现了百余文物资料、照片和绘画作品。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卢荡

如今的北大红楼,已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现场”展览集中呈现了百余文物资料、照片和绘画作品。这其中,便包括约翰·詹布鲁恩1919年5月4日拍摄的4张学生游行照片。而在“学生大逮捕”部分,则展出了西德尼·甘博拍摄的18张历史画面。

展览现场,一位来自国外的参观者。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卢荡

记者现场了解到,为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历史,展览利用北大红楼一层5个展厅,布置了至少180幅图片及11件展品。再现了1919年5月4日游行至6月28日拒签“对德和约”全过程。

关于那段历史,策展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介绍说,100年前,1919年5月4日,为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三千多名爱国学生集会游行,并很快发展成全国范围罢工、罢市、罢课和游行示威活动,掀起了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展览现场,不时可以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封面新闻记者卢荡

另一位策展人秦素银,曾是北大历史系的才女,后来成为这所标志性纪念馆的新文化运动研究室负责人之一。

关于那段历史,他们还这样介绍——“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成为运动主力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如今的北大红楼东南角,依旧保留着“图书馆主任办公间”。1918年1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先生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在红楼建成后在此办公。

在他办公桌左手窗外,便是如今著名的“五四大街”,这是后来者以地为名,对那场运动的特殊纪念。

在这条街上,几乎咫尺相隔的,还有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美术馆,馆中10万余件近现代美术作品,应该正如大钊先生所愿,绘就着一个站立起来的中国。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9-05-04

    宝贵的财富

  • 半山堂 2019-05-04

    珍贵的历史画面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