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将死?听听著名剧作家徐棻怎么说

封面新闻 2019-04-30 20:48 43649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作为川剧史上首位女编剧,著名剧作家徐棻70年来笔耕不辍,在戏剧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也推动了川剧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与时俱进,是川剧当之无愧的承先启后式的人物。4月30日,“笔吐珠玑·心怀时代——徐棻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迎来重头戏,来自全国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他们以徐棻的作品为切入点,畅谈“戏曲的现在与未来”。

徐棻

现场,众多戏剧界专家、学者、演员、导演纷纷发言,感谢徐棻对中国戏剧做出的贡献。有人评价,徐棻的戏最传统也最现代,称徐棻就像一个魔术师,可以打通东西方壁垒,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又出神入化的地步。也有人说,徐棻的作品呈现了一种审美高度,“鲜活的性格命运,情节情感的细腻感性,以及发现和讲述的独特性,使她作品的审美性得到了非常大的充实。”还有人赞誉徐棻是中国剧坛的长青树,是“一个独特而又神奇的存在,为中国戏曲编剧提供了方向和未来。”

当天,徐棻的爱人、著名的戏剧评论家、翻译家张羽军也表示:“徐棻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没有她那种毅力的话,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他还提出,当代戏剧一直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中国戏曲为什么不会死,像我今年90岁,经历了两次戏剧要死的阶段。但每一次风雨来袭,中国的戏曲界总要出几个杰出的人物,把这个传承下去,创造出来,真是不得了。”

张羽军

张羽军呼吁当代的中国戏剧人应该自豪。“不要老说外国人的好,外国当然有好的,但是我们自己这一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可以冷静的对比一下中外的文学创作和剧坛的情况,是外国人在向我们中国的戏曲学习。对世界戏剧文化,我们戏曲工作者贡献最大,成绩最突出。”张羽军骄傲的表示,“我们这一代剧作家,包括徐棻,是可以自豪的,我们戏曲界的人,是超越了古人的。我们戏剧人要自豪的走下去,中国戏曲不会死亡,它是一个伟大的艺术。”

从艺70年,中国戏剧界为徐棻举办过5次高规格的戏剧艺术研讨会,放之于戏剧界是非常罕见的。“中国戏剧界为我开了五次研讨会,这个可能是创纪录的。虽然我没有很大的名气,但我们本地人还是很认可我的。在西南一隅,有那么多观众、领导,戏剧界、新闻界的人认可我,足以让我安慰了。”徐棻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徐棻一直想把川剧、戏曲,把农耕文明下产生的古典艺术,转型为具有现代品格的戏剧艺术。“我一直再努力做这个工作,转型、赋予现代品格,在我的作品中大部分都实现了。但我的力量有限,我的这种理念还不能成为普遍的现象,甚至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好在我们四川注意到了。”

徐棻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完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没有这些演员,没有作曲,没有这些导演,没有领导的支持,我算什么?我再会写,不过几个字而已;写得再好,案头文学而已。可是,戏剧是要有观众的,没有观众那不叫戏剧,叫做戏剧文学。你写得再好,要有好演员,好导演,为你表演。我心里面对你们充满了感激。”

徐棻还提出,“戏曲是我们传统的文化、瑰宝。我们的戏曲的确到了生存还是死亡的阶段,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坚持我们自己,因为戏曲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戏剧艺术,它的美学的原则是独一无二的。”在面临变与不变的问题上,徐棻强调,一定不能丢掉戏曲的本体。“本体丢掉了,戏曲就没有了。如果我们丢掉了这个美学原则,戏剧就不存在了,就同化于歌剧,同化于音乐剧,就不是戏曲了,你就自己把自己给消灭掉了。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创新,怎么与时俱进,但是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变的。”

评论 5

  • 孟庆林 2019-05-01

  • 明596125 2019-05-01

  • 杨婷 2019-04-30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