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罗文韬:乡味

封面新闻 2019-04-24 17:07 36411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初2019级11班 罗文韬

我对家乡的面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执著,那种味道,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头,不说海枯石烂,反正这辈子绝对无法忘怀。

在外地,走在街上,饭店是群蚁排衙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中面馆为数不少,我一家一家地甄别着,在门口徘徊,在街上漫步。在时间的妥协下,才抱着挣扎的心情,随便挑了一家点,慢慢地跨了进去。

味道一般,囫囵吞枣般几下就吃完了。此时才回过头来品味,跟家乡的味道还是差了许多。对家乡的面,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但无时无刻也在失望着。

说得夸张点,我对它的感觉好似牛郎织女一般,即便流言蜚语,也初心不改;即便历经艰辛,也无怨无悔;即便隔岸相望,也朝思暮想。

在我眼里,她就是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让我魂牵梦绕,永不能坦然释怀。在故乡,家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问我想什么,我都会不假思索回答“面”。

在家天天吃面,在外面也吃面,因为这个,奶奶少不了调侃我。跟小学同学在外面吃饭,大家都拿不定主意,只有我果断地说“面”,同学们都会投来鄙夷的目光,而我总是一笑而过。

故乡面馆的面,我吃着总是觉着香得没有道理,无论什么口味在面,吃下一口面,再灌上一口汤,那浓厚的香味久久缠绕着味蕾,在舌尖不断游走,持久不散。这恰似深谙茶道的大师细细品茗,才愈发觉得回味无穷。

在面馆,最难熬的时光莫过于等面出锅,若是人不多不挤那还好,顶多心痒痒罢了。若是人多排队,那就会出尽洋相,光是听着别人吃面的“秃噜”声,就会受不了。虽说不上垂涎三尺,但猛吞口水是免不了的。

对于家里的面,与面馆大不相同。面馆的面大多是水面,较粗且十分有韧性。家里的是干面,俗称挂面,较细十分柔弱,稍稍咀嚼便可下咽。家里做的这种味道与面馆大不相同,虽不及面馆那样精致讲究,但它能吃得到各种调料的独特香味,酱油的香醇、油辣椒的火爆,味精的冲击,都一一在味蕾绽放。更多的是吃那份纯朴、那种亲情、那点思念。

家里也有煮水面的时候,一般都是我老爸心情较好,亲自下厨。每次煮水面,他虽说都只是一种做法,但那种味道,正是我心灵深处最挂念的。而且这种做法,在成千上万的面馆中没有一点影子。虽说不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至少在我10多年的生命里,除了父亲那儿,我没吃过第二碗。

香菇是主料,父亲早早从菜市买来众多食材,在厨房里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围观。“双锅厨侠”是最好的概括,一锅烧水,一锅烘热煎炒。父亲把香菇、青椒、大蒜洗净晾干,先把香菇“碎尸万段”,其他两位也如法炮制,再倒清油入锅,油八成熟后,把香菇、大蒜、青椒细末倒入翻炒,香菇在锅中冒着水气,香味氤氲。

起锅时,再加入事先炒好的肉末和盐、味精等调料,放入大碗备用。同时,煮水的锅开水翻滚,下水面后加冷水煮开,反复3次,面条劲道十足。我所谓的人间美味也就大功告成,面条在肉䬰子的浸润下金黄发亮,香菇味道助阵,几点青椒和葱段好似沙漠的仙人掌,稀少但必不可少。

迫不急待地吃上一口面,再刨进一嘴香菇肉末,大脑一片空白。再来一口后,细细品味,方感人生无憾。面条韧性十足,香菇柔软清香,青椒清凉冷脆,肉香满口乱窜,这些复合美味在口中肆虐、席卷,一拨一拨地侵略着,让人欲罢不能。

碗中的面条冒着热气,我眼前模糊了。连忙取下眼镜,可不知怎么,眼前还是水朦朦的。(指导老师 吴英)

【“少年派”栏目征稿启事】

1.作者范围: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作文体裁不限,字数400-1200字。必须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严禁抄袭),而且该作品是第一次投稿(此前没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发表),请勿一稿多投。3.投稿时,请将作文直接写在邮件正文中,勿用附件。4.请务必留下详细的学校、班级和个人姓名信息,提供能保证收得到邮局汇款单的详细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缺一不可。作者可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5.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6.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邮件标题前标注“少年派”。

评论 5

  • fm_123129 2019-04-24

    少年派好像真的老灵的,我都准备去了..

  • 徒有野心勃勃 2019-04-24

    加油!少年派!

  • 痴妹与他 2019-04-24

    我们的少年派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