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与病对话,写出哲学 华西精神科医生胡冰霜出版40年行医手记

封面新闻 2019-04-10 16:50 3569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可欣

医生或许与文学天生缘分不浅。且不用文学史上诸多弃医从文的佳话案例为佐证,但就论医生直接面对、处理的对象:身体、精神,本身就跟人的性格、情感密不可分、混为一体。而这些名词,正是文学处理的对象。尤其是一个拥有灵活、通达、反思型行医风格的医生,往往拥有技近乎道的鲜活的灵魂。《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正是一本优秀医生写的随笔文集。作者胡冰霜是川大心理学教授,曾是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行医40年,除了积累成精湛的医术,直接面对求医者各种状况的她,通过身体与疾病,也更深理解了人的多样,人的弱点,人的可爱,以及诸多的人性难解之谜。

胡冰霜

社会上不缺少医生写的养生指南,医学界也不短少大部头的专著,《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的独特之处却在于:它是职业医师亲笔撰写的具有科普性、趣味性,同时兼具心理学与哲学意味的医学散文集。读者从中自然可以收获医学常识与专业知识,但这不是主要收获。通过病症、病人,作者胡冰霜想要提供的主要不是医学知识或者治疗建议,而是想从人格层面去解释病理与心理的关系。

比如她想要启发读者跟她一起思索:为什么一个热爱文艺的精神病患者以生命去抗拒吃药?一个各项指标都健康的人,一再坚持自己在生病,并对查不出病愤愤不平,后来她罹患上肺结核,却反而因此神清气爽。为什么?胡冰霜思考认为,这位疑病症人,心心念念怀疑自己生病,以至于情绪真的影响到身体,从而真的生病,几乎是“求病得病”的状态,真正生病的是她的灵魂,是生活意义的丧失。以至于她需要以有病可养的方式,重新获得被关注,被关爱,以及生活的意义。

胡冰霜1978年到华西坝求学,1983年从医学院毕业。作为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胡冰霜秉着“希望自己的眼界能稍高于具体的器官和系统”的信念,她选择了一个视野广阔的学科——精神医学。此后又与心理学相遇。1992年,受“大医学”概念的感召,她又开始涉及预防医学。1998年,胡冰霜偶然读到钟肇政编译的《史怀哲传》。史怀哲20多岁完成了神学、音乐学的学业,30岁开始学医,37岁完成医学学业,然后靠在欧洲演奏管风琴筹款,40岁时终于在非洲加蓬建立了史怀哲医院。他精通内、外、妇、儿、皮肤、传染、神经、精神等各科,兼任麻醉、手术、接生、检验、免疫等工作,把医生、哲学家、神学家、音乐家的事业都做到了极致。掩卷之余,胡冰霜开始思考自己今生的各种可能性,由此步入“全科医学”领域。

在行医的过程中,胡冰霜遇到过无数过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胆结石、肠梗阻、胰腺炎、荨麻疹、慢性带状疱疹、瘢痕体质、酒精中毒的案例。在每一种疾病生理病状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个病人的故事。有的故事,已经超出医学,进入哲学的思考层面。在精神病院里喜欢文学的拒绝吃药而把要藏起来的病人,带着神经性皮炎走四方的美丽医生,蛇群缠腰的“拉奥孔”婆婆,在遥远国度救死扶伤的基督徒医生……在胡冰霜笔下,都成为引发人们思考更多的引子。

面对弥漫着虚无主义和竞争法则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和外界形成了特殊的联系:对抗、和解、痛苦、喜悦、无奈……疾病看起来是自然法则使然,但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所引起的心理症结都会反映在身体上。

病者都渴望医学、医生能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然而,胡冰霜行医40年,感受最深的却恰恰是,医学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不少无能为力的地方。或许,有的时候,不是人去医病,而是人要与病对话。所谓的治疗,就是寻找人与自己身心、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

人通往智慧的途径有很多种,有的是通过文学,有的通过哲学,还有的是通过医学。更重要的是,比起空头文学家或者哲学家,与具体的身体、精神打过交道,其思考力往往更有附着,更有迹可循,其写文字作品,往往更实际,更有嚼劲,更耐看。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