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丨平凡生活百姓家——读何顿的长篇小说《幸福街》

封面新闻 2019-04-01 12:00 40071

高海平/文

何顿是一位勤奋的作家,我早年读过他很多小说。刚刚读完他在病榻上写就的长达38万字的小说《幸福街》,感觉还是那么温暖和亲切。温暖体现在写的是普通生活,亲切体现在写的是寻常百姓。小说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图》,展示了一个叫幸福街的地方,在十年浩劫、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史,描写了生活在其中的各色人等不同的命运。幸福街上,生活着一批幸福或不幸福的人。他们的命运既是时代所决定的,同时又是自己所主宰的。每个人最终走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

其实,《幸福街》描写的是黄家镇的故事,黄家镇包括迎宾路、幸福街、光裕里、由义巷、芙蓉路、下河街等街巷,幸福街是主街道。这是一座千年古镇。

小说写到:“幸福街是一条居住着八十户人家的小街,一条平整的青石板路,街两旁大多是古旧的平房,房前屋后都栽着果树。橘子树、柚子树和杨梅树居多,也有枇杷树、桃树和梨树”。还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樟树,它是幸福街的象征。

幸福街,原名叫吕家巷。一九五一年给街巷钉门牌时,将它改名为幸福街。幸福街一号,是幢平房,原来居住的人家姓吕,解放前拥有大片良田,且经营着大米厂和三家米铺,划阶级成分时,定为地主兼资本家,被改造了。房子分给了不同的人,这些人包括何家、陈家、高家,还有黄家。何家是外来户,何天民是游击队出身,任大米厂厂长,李咏梅是迎宾路小学的校长,儿子何勇。陈家男人原来是吕家的家丁兼轿夫,儿子陈兵。高家男人是吕家的管家,儿子高晓华。黄迎春和孙映山两口子是“四野”南下的河北人,黄迎春是区长,孙映山是医院院长,女儿黄琳。

幸福街八号住着周兰,周兰是小学老师,男人林志华是个理发师,女儿林阿亚。幸福街三十号是栋两层楼的红砖房,居住着漂亮女人赵春花,大米厂职工,丈夫陈正石,旧社会是个资本家,街上的异南春饮食店,以前叫异南春茶楼就是他家的。打成“右派”后,一蹶不振,死时,女儿陈漫秋才四岁。幸福街七十号住着杨老师,男人是竹器厂的厂长,老革命,儿子黄国进。

住在光裕里的黄国辉,父亲杀猪的,母亲是大米厂职工。住在由义巷的张小山,父亲当过副区长,属于干部子弟。还有杨琼,跟何勇、黄国辉、林阿亚同学。故事从他们开始的。

黄家镇,虽是一个镇子,但是一个大社会,人员众多,成分复杂,企业很多,织布厂、乐器厂、大米厂、竹器厂、陶瓷厂、糖果饼干厂等等,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厂子里工作,社会风气井然有序。造反运动开始后,像陈兵这样的底层人物当上了造反派的副总司令,开始在幸福街上耀武扬威。而显赫一时的区长黄迎春、副区长张小山的父亲却被揪了起来,实施专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家庭和人的思想也跟着发生变化。那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黑白颠倒的时代。

上山下乡开始了,毛主席一句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高晓华、黄琳去了,何勇、林阿亚也去了。热血青年们怀揣梦想,奔赴广阔天地。高晓华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意志坚定,一心要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团结了包括黄琳在内的一批知青办小农场,还入了党。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追求的一切不仅是一场空,由此还得了精神分裂症,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成为一个时代既悲催又可叹的人物。黄琳与高晓华恰恰相反,她喜欢高晓华的高蹈,曾经率领造反派前往韶山。后来,却成了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由造反派“魔头”,堕落为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迷失者。

幸福街上的两大美女林阿亚、陈漫秋是作家重点塑造的艺术形象。高考恢复后,两人都考进了大学离开了幸福街,在上海和长沙生活和工作。

林阿亚,早年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她的祖父曾是军阀孙传芳部队的一名连长,淞沪会战时是团长。当了逃兵后,携夫人逃到黄家镇,定居下来,生下了林志华。林志华娶了周兰,生了林阿亚。造反运动开始后,因为奶奶私藏了一把手枪,家庭遭遇了灭顶之灾。陈兵带人操了她的家,奶奶、父亲和母亲被抓。她一个人像只小猫瑟缩在家。母亲周兰从狱中出来,又被当权者、区革委会严副主任骚扰和霸占。父亲惨死在狱中,何勇帮她去收尸。这一切遭遇其实都是严副主任为了达到长期霸占周兰的邪恶目的,故意制造的。曲折跌宕的家族史,为林阿亚的成长做了必要的铺垫。可以说,林阿亚的意志是被磨砺出来的。

陈漫秋,四岁时父亲就去世,母亲赵春花处处谨小慎微,低调做人做事,简直低到了尘埃里。自己如此,也要求女儿如此。金子总是要发光的。陈漫秋的才华慢慢被认可。上大学,当作家,实现人生理想。陈漫秋的家庭背景是资本家,父辈、祖辈早年飞黄腾达,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她虽然没有赶上,但是精神中彰显着那种气质。母亲的管教是她成才的有效手段。

黄国进,比陈漫秋小三岁,却成了陈漫秋的丈夫。黄国进大学毕业后进学校,后来到了教育厅,最后当了市长,是幸福街走出的最高级别官员。他父亲是老革命,他从小管教很严,何勇、黄国辉、张小山们习武练拳的时候,他在家里练毛笔字。小学时,黄国进的母亲杨老师特别欣赏陈漫秋,限于陈漫秋的出身不好,杨老师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表扬过陈漫秋,总是在说完一大堆话之后,假装不经意提及一下而已,这样的行为让赵春花极为不满。想不到阴差阳错,最终两家却成了亲。黄国进、陈漫秋夫妻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日子过得顺风顺水,真真演绎了一出才子佳人的佳话,应了那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

林阿亚、黄国进和陈漫秋上大学离开幸福街后,他(她)们渐渐地淡出了作家的视野。小说重点在幸福街。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何勇、张小山、黄国辉等成了着力描述的对象。

何勇,最富有正能量的艺术形象。父亲是大米厂厂长,母亲是迎宾路小学校长,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就有正义感,同学打架他会出头露面,朋友有事也会两肋插刀。林阿亚父亲冤死狱中,他陪林阿亚到监狱收尸。何勇和林阿亚本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林阿亚考上大学离开幸福街后,何勇能正确看待他和林阿亚的关系,并且对今后的发展走势有明确的认识。他曾埋怨过自己荒废了学业,没能考上大学,但是,没有埋怨林阿亚的离开。这就是何勇成熟和大度的表现。他不自暴自弃,沉着冷静。在公安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抓逃犯,立大功,当所长,不膨胀,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能正确处理好公与私、重与轻的关系。面对张小山、黄国辉这样的发小,犯了法,也不讲私情,秉公执法,实属幸福街上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

张小山、杨琼的性格发展多少出乎意料之外。张小山,出身干部家庭,从小上进心很强,小学时为了当班长,发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也乐于助人,帮隔壁的郑婶婶挑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大潮风起云涌,勇敢地做了弄潮儿,不甘落伍,与时俱进,开歌舞厅赚了大钱。只是受到几次挫折后,性格发生了变化,人生开始了转折。这一转就永远的万劫不复,实为遗憾。

杨琼的人生更是悲催。小学当过班长,好多同学追求的对象。命运多舛,丈夫卧病在床,儿子上学,为了生计,只得卖淫为生。不过,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不抱怨,不逃避,勇敢面对,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黄国辉的人生走向合乎常理。家庭环境和性格铸就了其平庸一生,仅仅平庸也就罢了,一介莽夫,一身蛮力,做事不动脑子,出事是迟早的。

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除了上述之外,还有王进、刘兴、二毛等小学另一个班的同学,也是幸福街上的主人。承包鱼塘、造假酒,啥赚钱干啥。幸福街上负面人物的代表。

小说还塑造了严副主任、刘大鼻子等靠造反起家的人物。这是时代的胎记,他们的出现是历史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时光倏然,幸福街上的两代人从这里出发,各行其道,最终各归其所。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评论 6

  • 第幾種人 2019-04-01

    很激励我的一本书

  • 半亩情 2019-04-01

    平凡也就是幸福

  • 喋血枭雄 2019-04-01

    熟视无睹的真实才有价值.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