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中国作协《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新诗又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转折点

封面新闻 2019-03-16 12:01 3570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可欣

3月5日,在遂宁国际诗歌周诗歌高峰论坛中,中国作协《诗刊》社与中外诗人共同探讨新时代诗歌发展新路径,并对外发布由近百位诗人签名的《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在宣言中提到,“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生活,其背后是新的书写对象、新的经验结构,以及对世界的新的想象方式、对自我的新的体认途径。广大诗人将积极迎向时代之“新”、生活之“新”、经验之“新”,超越旧有观念和美学惰性,重新构造我们的思维习惯与感觉结构,不断寻找寄托诗意的新对象、表达世界的新方式、消化当下经验的新的美学器官,努力以诗的形式记录和提纯时代生活,将新时代的经验和感受真正纳入诗歌的审美记忆谱系之中……”宣言一出,引发诗坛瞩目。3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在北京,中国作协《诗刊》编辑部,采访到《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的核心倡议人之一,《诗刊》主编李少君。

《诗刊》主编李少君

封面新闻:《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李少君:在遂宁国际诗歌周期间,诗人们就提倡诗歌与时代同步的关系,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问题。传承与创新的问题,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等问题进行讨论。很多人谈得非常到位。大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共识,所以就形成了《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当时很多著名诗人都带头签名,有很多获鲁奖诗人,北大、北师大、南开、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教授,还有《星星诗刊》、《草堂》、《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诗潮》杂志主编。

封面新闻:以您作为诗人的观察和体会来说,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总体处于怎样的状况?

李少君:在上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很积极主动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当时很多的东西都是开创性的,很多路都是全新开创出来的。所以,当时的年轻人,跟时代的关系是比较密切。他们都是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之中。在不少行业,都处于一个开创者的角色。我前段时间写的一首长诗叫《闯海歌》,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代闯海人的历程。很多人看了很激动,因为看到了当时我们的时代生活。现在的不少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存在一个现象:从学院到学院。而且随着专业越来越细分,研究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窄,跟社会的联系和接触面小了很多。对于社会和生活,他们更多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投入者。这种情况,肯定是比较难写出特别好的诗歌的。

封面新闻:靠近时代和现实,对诗歌本身发展也是有利的,对吗?

李少君:对。从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或者第三代诗人,都曾经为新诗的发展,做过各种突破。新诗当下面对的问题是,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对艺术的表面的追求,语言、修辞的追求化上面。过度自我化,又变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所以我认为,现在需要有一个新的节点,诗歌重新面向现实、生活,面向广阔的时代和世界。当下,新诗又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转折点。

封面新闻:诗歌被誉为文学的皇冠,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属于精英文化。小众与大众之间,该如何平衡?

李少君:如果诗歌处于以别人看不懂为荣,越来越小众的趋势,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诗歌当然允许很高雅的、很个别的个体存在,但主要的潮流还是要更加引起大家的共鸣,引起人们喜爱。事实上,诗人往往在走出宅院,走向更广阔的自然、社会、天地的时候,能写出很好的诗。比如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当时是北京大学有个学生实践项目,他去参加了这个实践项目,去了青海,西川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每天都关在书斋里面,当然也有可能会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总体来说,产生文字游戏的可能性最大,很难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封面新闻:作为新诗“国刊”的主编,您认为,《诗刊》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少君:我认为,一方面要强调主流,一方面要去包容。但是这个主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主流肯定是倡导一种时代的精神。伟大的诗歌都是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你看盛唐气象,不就是有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有杜甫这样的现实主义,它才构成了盛唐气象。如果没有这样的代表性诗人,是很难呈现一种盛唐气象的。当然因为诗歌毕竟是艺术,它有艺术的规律,比如在语言上、形式上有其独特,创新的地方。我认为,一流的诗歌,一方面是现实感,同时在艺术上又是独创的,具有魅力的,具有美学风范的。

封面新闻:诗歌不像小说,不大可能卖出改编权,因而与物质名利报酬关系不大。现在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对于写诗的新人,你会给他们分享怎样的感受和经验?

李少君:追求自己的理想是最重要的。比如当年我们去海南的时候,真是一无所有,举目无亲。未来会怎样,心里也没有任何底儿。为什么会如此有激情,就是因为想切切实实做点事情,有充分发挥的舞台。我记得有一个“闯海人”叫潘石屹,他回顾在海南的生活时说,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钱,也没房,也没女朋友,但每天都觉得很快乐。我深有同感。为什么每天都觉得很快乐,是因为能做一些事情。我记得我去《海南日报》没多久,人家就让当一个周末版的负责人。相当于每天负责一个版的采写。我每天出去采访,采访回来就写稿,写了稿马上就发,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可以发五篇特写。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做的事情有价值有意义,有成就感。

封面新闻: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写诗的天分和兴趣,你就只管写就行了。

李少君:是的。在一个整体越来越好的社会里,一个诗人的才华,肯定不会被埋没的。在一个好的社会,诗是不会辜负人的。客观地讲,写诗写得好的年轻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上,也不会被亏待。很多人的经历证明是这样。以我的经历来说,我当年“闯海”的时候,没想过未来会怎样。当时心中只是有一股热情,就是想按照自己的喜爱,做些事情。喜爱就会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最终有收获。哪怕就算最终没有预期的收获,只要你认真追求过,那些过程也会变成你的收获。比如我们认识一些朋友,后来也不写诗了,但是他们一直过着有激情的生活,我觉得那也是诗歌给他们的馈赠。而且,我还想分享一个经验,那就是,追求理想的过程,很可能是很有风险的,但我建议是不要太计较一时得失。比如我曾经因为喜爱文学,从《海南日报》去《天涯》杂志,薪水少了一半。但我不是很在乎这个。还是按照内心的真实愿望去走自己的路。

封面新闻:媒介时代,图像、动态影像越来越发达,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就放在视频社交网站上。您认为未来诗歌会不会以多媒介的形式呈现?

李少君:我认为,肯定会的。新媒介的能量不可小觑。比如中国诗歌网,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诗歌网站,现在注册用户有15万,每天的阅读量有50万人次。现在基本上每天会收到3000多份的投稿。我们现在准备在中国诗歌网上开拓视频功能,形成一个多媒介的平台。此外,现在全国各地朗诵协会特别多,甚至不少县都有朗诵协会,特别活跃。我们计划将通过中国诗歌网,把全国朗诵协会相对集中到一起,给他们提供一个诗歌朗诵的集中平台。包括现在很多电视台,也在陆续办诗歌节目。除了我们知道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三沙卫视开通《诗与远方》。安徽台、湖南台都在跟我们谈合作节目。

封面新闻:诗是不是还特别适合影像呈现?世界上伟大的电影,都是光影的诗。

李少君:确实如此。因为诗歌比较有想象力的。有想象力就给影像、音乐,提供足够的基础性空间。而且,就像是数学在科学里是个基础一样,诗在所有的文学艺术里,是根基型的。比如说,经典的书法作品往往就是抄诗。一流的绘画,也是先写诗,再用诗意画画,都是个基础。一流的小说家写小说,诗意是语言的必备素质。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9-03-16

    不错👍👍

  • 北海之滨 2019-03-16

    时代之“新”、生活之“新”、经验之“新”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