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大巴山红土地上绽放的检察之花(中)

封面新闻 2019-03-12 16:12 98957

封面新闻记者 李逢春 曹菲 何方迪 摄影 李强

追忆大巴山红土地上绽放的检察之花(上)

通江县人民检察院的“人员去向牌”上,张晓梅的名字后面还挂着“休假”。去年8月,她开始治病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位检察长只是需要休息了,很快就会回来。

直到在她生前的办公室、住所整理遗物,点点滴滴,勾起记忆,人们才蓦然发现,可敬可爱的晓梅姐已经走了。

一束干枯的鲜花 将时间定格在去年七月

推开张晓梅的办公室,这个没有空调的房间有点冷。桌面上,一摞摞材料、文件占据大半。工作,几乎就是她的全部生活。

办公桌上还摊开放着一本书,那是《刑事审判参考》。旁边的笔记本上,最后一页是2018年7月28日的会议记录,那是张晓梅坚守岗位的最后时光。几天后,胃痛已久的她被家人和同事逼着去医院,不幸查出癌症,开始住院。

快要离开时,有人看到办公室角落还有个未拆封的包裹,“那是她住院时,我们帮忙取的,还等着她回来拆。”

张晓梅办公室

从办公室出来,一行人径直来到与检察院只有一墙之隔的小区,那是张晓梅在通江工作时租住的小屋。途中经过一段陡坡,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鹏程闷声走在最前面。他的脸色不好,“我们都以为她会回来的”。

屋子陈设很简单,唯一的装饰是梳妆台上的一束鲜花。时隔8个月,花已干枯,但那抹紫色瞬间将人拉回去年灿烂的七月。

同事唐春燕在张晓梅租住房间内

“她真的很爱美!平时我们出去,她穿裙子都要颜色鲜艳的,拍照好看的。”看到鲜花,曾经与张晓梅在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共事过的唐春燕再也忍不住泪水。在她心中,晓梅姐是个很有才情的浪漫女人,养花、写书法,有空还会爬山。

“在市院,她养的花是最好的。每次我问她绿萝怎么养,她就教我用小刷子去刷绿萝的每一片叶子,说这样刷出来的才好看……”

如今,她办公室里的绿萝依然明艳,而张晓梅已经离开。

一封31人签名的慰问信 却没有送到她手里

“我1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她才41岁,和晓梅检察长一样,她们都是因劳累去世啊!”时至今日,身为人大代表的通江县农民赵建明还在后悔一件事,每每回忆起来就很难过,不禁失声哽咽。

赵建明

作为巴中、通江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今年3月初,在巴中市人代会上,他发现年年都出席会议的晓梅检察长突然缺席了。赵建明四处打听才知道,张晓梅正在住院治疗,情况很不好。

听闻张晓梅在成都病重,63岁的赵建明和30位乡亲联合写了一封慰问信,准备前去看望。临走之前,他被劝住了。岂料几天后,7日早晨6点,张晓梅因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2017年初,通江县召开“两会”上,张晓梅作检察工作报告。彼时她刚来不久,身为人大代表的赵建明坐在台下,心里犯着嘀咕,“这么重要的单位,一个女检察长,她能干好工作吗?”当时,赵建明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在台上,张晓梅讲话抑扬顿挫,提出了文化兴检的理念,让赵建明眼前一亮。“整个报告贯穿的是为民情怀、以德感人,和通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赵建明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以前当过教师,自认为“肚子里还有点墨水”的他彻底服气了,评价:“这个女检察长是个有水平的人。”

慢慢的,工作上的交集,让赵建明真正从心底佩服这位女检察长。“她对通江人民是真的热爱。”他感叹说。

这一次,他带来了一封很特别的慰问信,信的末尾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一共31位,全是通江县乡亲自发签下的。

“当时,市院那边说晓梅检察长还能支撑2到3个月,6号就要开县人代会,等开完后再去嘛。”赵建明不知道的是,张晓梅早已私下告知身边人,不要来探望她。“这封信是我写的,本来想在探望时给她,但现在成了我们永远的遗憾。”赵建明说。

赵建明读出了这封未送出的信:“亲爱的晓梅,敬爱的张检,这不是我们的刻意,而是深沉情感由衷发自心底,这只是我们千情万感中的之一……”还没读到一半的时候,他已泣不成声,无法继续。

3月7日中午,张晓梅骨灰被送回巴中后,赵建明为她写了一首诗,诗中这四句话,表达了村民对她的深深怀念:“爱润百姓田,意暖乡村屋。举目新璧州,涕年晓梅女。”

一次来不及赴的约 成为永远的遗憾

“这几天……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提及曾经共事的战友,年过不惑的冯永浪也不忍落泪。

2007年,冯永浪进入巴中市人民检察院控诉申告处(简称“控申处”)工作。那时,张晓梅任控申处副处长。

控申处的工作很杂,来申诉的人法律素养参差不齐,检察人员什么都得懂,法律知识面要很广。这个时候,张晓梅展现出了一位女性在工作中刚柔并济的一面。

“她会好好倾听诉求,再给出合理解释。”冯永浪说,“但是遇到诉求有问题的、胡搅蛮缠的,她也会据理驳斥,绝不胆怯。”

工作上,两人是共事十年的伙伴;生活上,他们也是互相关心的朋友。

冯永浪回忆,2011年,他带着孩子在成都看病住院。通电话时,他顺便问了一句异地医疗是怎么报。原本只是无心之语,待他回去,张晓梅已经把所有手续都打听好了,让他去办就是。

去年9月,张晓梅刚住院不久,冯永浪和妻子前去探望,“她那个时候精神状态很好,对自己的病情也很乐观。”

然而,身为医生的妻子看了晓梅的片子,听了病情介绍,已经知道她的情况很糟糕,却只能说,“这是好转的迹象,治愈也不是难事。”

相识十数载,冯永浪第一次欺骗张晓梅。

快要离开时,冯永浪说:“你病好了之后,我请你喝稀饭啊!”张晓梅爽快答应了。然而,她最终未能赴约。

这也是十多年来,张晓梅第一次食言。

生病之后,张晓梅不止一次食言。1月16日,她在朋友圈写下:“寒以成物春不远,静候。”朋友们看到后都安心了许多,以为她经过治疗有好转,都盼着张晓梅能早日归来。

如今春已到,晓梅却不在。

张晓梅离开后,她曾经的同事、朋友在朋友圈“刷屏”,写下思念,大多与“梅”有关:

梅已凋谢,同志永存,音容犹在。

去年夏天梦到你走,醒来满眼塘的泪,不说梦是反的吗?怎么会这样……远山有梅,芬芳永存。

梅花常开,风雨依旧。从此丢了温柔。不思量,自难忘。

梅花凋谢,余香犹存,温柔犹在,温柔却定格在初春。今生未了缘,愿来世再相见。

正当盛开,不幸远去;笑容依旧,精神永存。

今年,眼中总是饱含泪水,回到家里,一个人读着一些文字,眼泪就流下来……

往事一幕幕出现,知道此刻难以入眠。梅已凋零,音容宛在,永存我心。

在最美丽的年华里,芬芳了您挚爱的土地。愿天堂再无病痛,愿安息。

不是说“寒以成物春不远”吗?梅花凋谢,一路走好……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3-11

    致敬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