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帆: “年轻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新的社交和学习”

封面新闻 2019-03-06 07:40 36256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北大的何帆教授有着出众的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他才华横溢,视野开阔,却偏爱深入草根,像好奇的记者一样感受现场。何帆说,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描写普通人生活的疾苦,“我想做的是给大家信心,去描绘那些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努力创新、努力奋进的人。因为中国最神秘、最令人心动的创造力往往来源于最朴素的地方,来源于身边每一个普通人。”历史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历史感却是可以通过积累、思考、观察、顿悟形成。何帆说,他的《变量》记录的不是当下的新闻,也不是未来的史料,“而是研究变量背后的逻辑。它将帮你唤醒历史感,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命运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近日,趁何帆携新书《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来到成都西西弗书店与读者见面时,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他。

封面新闻:现在很流行“碎片化、在线学习”概念。但也有一种声音说,这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汉。让人误解听了几个课程就觉得自己懂得很多。

何帆:线上听一些课,是没办法代替你真正钻到一个学科里去系统学习的。但是,现在学校其实也也很难再去系统性地交给你一个知识,学校的教学也是碎片化的,这个老师教的和那个老师教的,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他也没告诉你。另外呢,我们很多人从学校出来之后呢还需要学习,所以我们只有碎片化的时间。其实人类历史上,很多技能都是在碎片化的时间,然后呢,一边悟一边学这么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终身学习者”的概念是没错的,但是“碎片化学习”我不太喜欢这样的说法,我觉得应该换一种思路,就是更多的你是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它是一个“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

封面新闻: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想要提高经济学知识的人,你会怎么给这部分人群推荐书?

何帆:经济学从它的内核来看,是一个关于常识的学科,经济学实际上是适合中等智力水平和中等道德水平的人去学,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也不需要你的道德水平很高、你很大公无私。经济学处理的都是身边的东西:怎么找个好工作,怎么有好的发展,怎么能赚更多的钱,怎么能把货卖得很好,经济学关心的都是这些。尽管经济学运用的数学越来越多,但是你要去看它传递的核心的思想,它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好的经济学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还能回到生活中去。它是关于常识的学科,只要你有理解常识的智商,你就能够理解经济学。

封面新闻:你研究经济学,向大众传达得都很高效,这跟您的阅读有关吗?您平时的阅读,除了一些经济学本行外,您一般都读什么书呢?会读文学吗?

何帆:我一般读的比较多的是历史啊政治啊,对科技的发展比较感兴趣,最近再看人工智能,复杂科学我一直比较喜欢,然后小说也读,还有无字书,除了印在纸上的这些,还有无字书。其实我们现在这个调研就是在读无字书,跟不同行业的人去交流,跟不同年龄段、不同国籍的人交流,我们学到的东西丝毫不比从书里面学到的更少。

封面新闻:很多人觉得,信息知识太多,感到焦虑。怎么办?

何帆:尽量去满足自己的知识焦虑。但有焦虑也挺好。至少你知道自己需要去读书,总比你连读书的欲望都没有好很多吧。当然,我的建议是不要太焦虑。永远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全部都学到,也不是所有的知识对你都有用。所以这时候你更多地不是要去想的是我要学更多的知识,而是你要更多地去想我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什么。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更清楚之后,你所有的阅读,你所有的学习,是围绕着你的人生规划来的。除了读书,“世事洞明皆学问”,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能交更多的朋友,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能接触到不同行业的那些人,因为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变成所谓的“信息茧房”,像是蚕茧一样你自己是包在里头的,当你要不断地从你的舒适区出去,从你的部落里出去,你才能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新的社交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读了书,还交了朋友,而且要建立跟自己价值观一样的思想共同体。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3-06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