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陶艺王”②:复制四川说唱俑 让文物活起来

封面新闻 2019-03-01 17:07 32730

广汉“陶艺王”①:从小痴迷玩泥巴,一玩就是30多年

封面新闻记者 董兴生 王攀 摄影报道

如果王万富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制陶匠人,沿着老路走下去,可能会有更多他的作品出现在寺庙中。而王万富也会从一个年轻匠人,变成一个技艺更娴熟的老匠人。但他不想这样,他还有更高的艺术追求。这些年,他不仅复制了说唱俑,还让说唱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不甘于做匠人 他想让文物活起来

“大概30岁前后,我偶然接触到了文物修复,从那以后,对汉代陶俑深深着迷。”王万富记得,当时有个收藏家拿了一个汉代陶俑残件找到他,希望帮忙修复。这件2000多年前的泥塑作品,其精美程度,折服了王万富。

在王万富的工作室里,有两个物件最让他引以为豪。一件是击鼓说唱俑复制件,一件是汉代夫妻俑。“说唱俑出土于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具有四川特色,被称作天下第一俑。”王万富说。

10年前,王万富跑到国家博物馆看了说唱俑,回来后,就将它复制了出来。而这件夫妻俑,则是王万富偶然淘来的。“当时,这个夫妻俑没有头部,我参考了很多资料,还原了出来。”

在王万富的工作室内,有大大小小上百件说唱俑复制件,几天前,他刚把60件说唱俑发往新西兰。而他更喜欢把玩的,还是夫妻俑。“因为这是更生活化和市井化的作品。”王万富觉得,艺术品藏之于博物馆,则显得冷冰冰,“艺术品应该走进百姓家中”。

“我觉得应该给文物注入新的活力,让文物活起来。”这是王万富对艺术的理解,这种理念也促使他从泥塑匠人,转变成泥塑艺术家。2013年,他自成一派的制陶技艺,被广汉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块黄泥的蜕变

广汉地界上,出产一种极具黏性的黄泥,这是王万富制作陶艺的原材料。

黄土拉回来,要先晾晒,挑选出杂质、石子,然后加水发泡,待黄土和成泥,就要揉泥。“就像揉面一样,反复揉搓。”揉好的泥,紧密而有韧性。揉好泥,就要进入制陶阶段。

“把黄泥做成泥胚,然后阴干,就可以进窑烧制了。”话虽简单,但制泥胚的过程最考验技艺和手法。因为不管大件还是小件,从头到尾全靠手工,就连制陶的工具,也是王万富自己动手制作的。

这门手艺,王万富练了30多年。只见他用一根竹篾一样的工具,轻轻划几道,一条狮子尾巴就出现在狮子屁股上,仿佛毛发立起,正在摇动。

一进王万富的工作室门口,正对门口的佛龛上,供着一尊金灿灿的千手观音。这尊观音,花了王万富半年的时间,“完全封闭,不出门,不见人,全部投入其中”。其实,同样的千手观音还有一尊,已经被辗转卖到了台湾。

不过,烧制还不是陶艺的最后一步。烧制完成,王万富还要完成上色、复古的工序。直到这时,一件艺术品才算真正完成。

不让传统技艺断代 义务教授小学生陶艺

今年已满50岁的王万富,年纪还不算大,但他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制作大型陶艺作品时。“制陶很耗费体力和眼力,如果现在再做千手观音这样的作品,就有些吃力。”他说。

也是这个原因,王万富想到了培养接班人。“现在的徒弟是我的侄儿,从13岁就跟着我学陶艺,最欣慰的是我儿子也喜欢这个。”王万富19岁的儿子王古祥,正在西南交大读大一,学的建筑专业。

王万富觉得,建筑和陶艺也有相通之处,父子俩也经常交流心得。放假回家,王古祥也会给父亲打打下手。

从去年开始,王万富开始在暑假和寒假开办公益教学,在广汉市文化馆义务教授小学生“玩泥巴”。“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把这门手艺传授给别人。”王万富说,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传统文化和技艺断代。

去年,广汉市文广局和共青团广汉市委等部门,向王万富授予了一块“汉州陶艺传承基地”的牌子。关于基地,王万富还有自己的打算。“已经包了家后的2亩地,下一步准备成立一个体验基地,让更多人来体验陶艺的魅力。”

评论 1

  • 十年萤火照君眠 2019-03-01

    很好的作品,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