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童话集》:当一个德国人把周幽王写成童话时,会是什么样子?

封面新闻 2019-02-28 11:15 40404

封面新闻记者 张路延

1877年出生于德国的赫尔曼•黑塞,头衔是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得过很多文学奖,比如冯泰纳奖、歌德奖,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最有名的可能是这个,194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七岁就开始写诗,小说也负有盛名,所以很多人并不知晓他也写过童话,事实上,他第一篇童话写在他十岁那年,最后一篇写于他八十二岁那年,可以说,关于童话的创作贯穿了他的生命始终,虽然一共不过26篇。

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黑塞童话集》,摘录了其中的20篇。

这并不完全像写给孩子的故事,事实上,很多作家写的童话都是写给所有人看的,比如安徒生,比如霍夫曼,比如黑塞。

黑塞的或许还有一点不同,他没有把“我”抛开,在许多篇章里,你能感觉他的个体精神贯穿于其间,甚至是不同阶段的“我”,他的生命历程、他的精神思考和他的童话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比如《爱丽丝》,安森向爱丽丝求婚,她对他只有一个要求:

我也觉得你失去了,忘却了心灵中重要而神圣的东西,只有此物苏醒,你才能找到幸福并实现注定的目标……等你找到时,我就嫁给你。

他丢失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成年人普遍失去的东西,探究自己,探究自己和周边世界的神秘联系,而成年后却往往因为在“忧虑、愿望和目标的迷宫”里迷失了,而爱丽丝,则是提醒他返回自己内心的人。

《魔法师的童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长大成人的同时,束缚不知不觉地发生,四周的魔法不知不觉地消逝,我们长大后,没有成为小时候期待的魔法师,而是像父辈一样上了大学。

只是令人忧伤的是,孩童未必能看懂这个隐喻,等他们懂时,他们又长成大人了。

黑塞生长于战争年代,虽然是德国人,但他明确表示过“我宁可被法西斯打死,也不做法西斯”,在他的童话里,也能发现他潜在的观点和态度。

比如《外星异讯》里,就谈到了一个星球,他们团结,他们和平,他们掩埋亡者要摆满美丽的鲜花,而另一个星球则在打仗,活得艰难而反感,寻找鲜花少年的出现,则让这个星球“打仗的可怜国王”意识到“我会想到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愚蠢、愤怒、野蛮仍然无法让我们分开”。

当然也有一些很有意味的童话,富有情节性,又富有寓意。

比如《矮人》,一位居住在威尼斯的绝世美人,拥有一个智慧绝顶的矮人,美人对爱情充满了不安全感,她的恋人害死了矮人钟爱的小狗,矮人向美人编造了迷情酒的谎言,恋人和他都喝了毒酒而死,美人也成了疯子。

又或是《奥古斯图斯》,一位深爱自己儿子的母亲,得到了一个愿望,她许愿“人人都爱他”,但儿子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因为他自己内心毫无爱意,后来,孩子自己改变了这个愿望,他学会了爱他人,他反而得到了快乐。

有趣的是,黑塞童话里还有不少中国元素,比如《诗人》,比如《周幽王-中国古代故事一则》,又或是未摘录的《中国传说》。

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体保持一致,但里面多了周幽王和褒姒的个人元素,比如褒姒,她是一个喜欢玩“蛮夷来犯”游戏的宠妃,而周幽王,则是一个过于软弱的君王“再见褒姒的笑颜在他心中高于一切”,而这种书写,似乎让这个荒诞故事从理解上多了一些可能性。

黑塞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很有研究,他的书柜里,放着《庄子》《论语》《礼记》等中国古代典籍,他自己也表达过对它们的喜爱:

我踱至书库的一角,这儿站立着许多中国人——一个雅致、宁静和愉快的角落。这些古老的书本里,写着那么多优秀又非常奇特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在可怕的战争年代里,我曾多少次在这里寻得藉以自慰、使我振作的思想啊!

他爱庄子,说“欧洲(更不用说美洲)有些国家在他们整个历史上也没出现过一部能与《庄子》媲美的著作”,爱老子,说“我们迫切需要的智慧在《老子》里”,爱李白,在文章里借主人公之口多次吟咏《将进酒》。他说:

虽然我不懂中文并且从未到过中国,但在那古老的文化中,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心灵的故乡。

评论 2

  • 看遍天下 2019-03-13

    感觉很好看 一定要去看

  • 我就是你 2019-02-28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