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四川竹琴谢惠仁②丨天赋异禀 学了三个月就能登台演出

封面新闻 2018-11-13 07:00 37886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黄芯瑜  实习生 李林涛

唐代道教大兴,竹琴已是游方道士们沿街传道、劝善和布施的必备之物。因道人手持竹简板、竹筒传道,故得名“道筒”或“道琴(道情)”,意为“道破世间人情”。道教人物“八仙”中,张果老怀中所抱的法器就是道琴。在民间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这种依据道曲曲牌,即兴填词的讲唱艺术——道情,便随着道教传遍全国。随后,民间说唱艺人由此诞生了。

民国初期,“道情”传到四川境内,被民间艺人叫为“竹筒”“哧嗙嗙”“道筒”“竹琴”……直到解放后,才改名为“四川竹琴”。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

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谢惠仁带来了他的宝贝:一把黑色的竹琴,以及两块长长的竹制的筒板。“这个竹琴比我还大30岁,有一百年历史了。”仔细端详,竹琴上可见细小的裂纹,“老咯,补过很多道了。”尽管竹琴补了又补,上头可供敲击的猪小肠也换成了轻薄塑料布,哪怕嘴里说着“该换咯”,但他始终舍不得这个老伙计。

唱四川竹琴需要“一心多用”,除了说、唱、念白,还需要左右手并用地弹奏竹琴和夹击简板,再配合形体表演来完成整个唱段。演唱者时而摹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我跟师父学了三个月,就可以上台表演。”谢惠仁有天分又肯下功夫,很快就学会了这门古老的曲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山间来了个老货郎》,一上台就得到了观众欢迎,大受鼓励。特别高兴,有人认可我,我就学的更认真了。”

【下期预告】

不能表演竹琴的那些年,谢惠仁跳过芭蕾舞,120斤杠铃压肩,一周就能开跨;学过二胡,大冬天练到手指出血,一年可以练奏《赛马》。后来,他又学会了金钱板、相声等曲艺艺术。他说,艺术有个性也有共性,不管什么艺术,皆可为竹琴服务。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8-11-13

    👍👍👍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