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斯通纳》: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

封面新闻 2019-02-13 10:28 36120

封面新闻记者 张路延

虽然不同时代的人,都喊着“出名要趁早”,但出名这回事情,主动权从来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比如克劳德·莫奈,比如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比如约翰·威廉斯。

约翰·威廉斯大概本人也无法想象,首印不过2000册的《斯通纳》,在1965年出版时籍籍无名,却在半个世纪后受到热捧,2006年再版后,近十年占据多国畅销榜单,影星卡西·阿弗莱克据说也在与导演乔·赖特合作,出演《斯通纳》改编电影的主人翁。

但正如《斯通纳》当年的沉默一样,小说中的主人翁,也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就像文章一开头对他的书写:

威廉·斯通纳是1901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

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课后对他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种设定不难看出,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威廉·斯通纳就是我们庸常生活的一员,因为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没有办法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都没有办法站到舞台中央,我们是被看不见的那个,但就仅止于此了吗?不是的,即便没有被看见,但我们永远是自己这个小小世界的主角,如果打开它,里面同样藏着一些东西。

比如斯通纳,他本来的人生可能跟父亲一样,成为世代务农的下一环,但就因为“上星期县里来了个办事的”,他有了去大学念农学院的机会,而因为莎士比亚一首十四行诗的开启,他做了一个巅峰命运的决定,他离开农学院,去念了文学,他人生的归宿,也不再回农场了。

那他将去哪里呢?这个开头,似乎很像一个金手指的设定,但斯通纳不是杰克苏,这个决定,或许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他把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了大学,但大学并不是一个理想国。

正如他的同窗好友戴夫·马斯特思所说,大学是一个“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而斯通纳是一个梦想家,一个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他固执,但他同样弱小,只能任由这个世界把他吃进去,再把他吐出来。一句话——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

看透了的马斯特思很快走上战场,并且死去,而活着的斯通纳,则把他这一段话铭记一生,他或许刚开始是否定的,要去推翻的,但最后发现,这是一语成谶。

但失败不过是一种指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坚持到了最后,他清楚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虽然他没有去争取,没有去反抗,如同好友说的弱,但一些真挚的东西、类似准则的东西、代表着真善美的东西,他一直保持下来了,哪怕被阻断了路,他的腰也不曾弯下,而斯通纳的一生,也证明了“牢记自己是什么人,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

这或许就像马斯特思那句:即便像我们这样不堪,也比外面那些人强……我们不做坏事,我们心口一致,我们因此得到报偿,这是一种天然美德的胜利。

有趣的是,约翰·威廉斯却完全不斯通纳。

虽然也是出身农家,虽然也在大学任教,但他却放荡不羁,虽然《斯通纳》当时并没出名,但因为《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他,即便获奖也没有得到当地报纸采访,学校同事也没有为他庆祝,而是表示:我的天,他过去已经够难相处了!

而他当教师的时候,经常刚洗完澡湿漉漉地走进教室,或者拎着酒瓶,还会请学生去街上的酒馆,他阴晴不定、行止无常,如果看到他,谁会想象出就是写出一本正经《斯通纳》的人呢?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