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贝父子的非洲记忆

新华社 2019-02-12 14:23 31629

2018年是中国(宁夏)医疗队援贝40周年,金宁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向中贝参观人士讲述40年来的援贝成果。(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银川2月12日电(记者 艾福梅 谢建雯)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非洲国家贝宁只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而对于中国西北宁夏的一对父子来说,那却是他们曾“接力”为之奋斗过的“第二故乡”。

“过年团圆是中国传统,想想去年此时我们还在异国他乡治病救人,时间过得真快啊。”金宁说。

37岁的金宁随第22批中国(宁夏)援贝医疗队完成任务刚回国一个多月。受早年援贝的父亲金国宏影响,他作为翻译和会计两次援贝共三年。

贝宁是中国在西非的传统友好国家,经济、医疗落后,又是疟疾和艾滋病重灾区,一直是国际援助重点。1978年,中国政府在贝宁的科托努市、洛克萨市和纳迪丹古市共设三个医疗点,在援助药物和医疗器械的同时,从宁夏选派医疗队赴贝宁实施援助。

2001年,第12批援贝医疗队从银川出发,其中就有金国宏。

时年48岁的金国宏刚晋升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为支持国家援外事业,给科室年轻人带个好头,他在洛克萨市医疗点一待就是两年。

在洛克萨医疗点,中国医生边为病人看病,边向贝宁医护人员做现场教学。(受访者供图)

期间,因当地医院没有用于做放射检查的CT机,他只能凭经验从仅有的X光片上找病因,并打破放射医生不直接问诊病人的传统,亲自看过每一位病人才给出诊断。“人命关天,马虎不得,我就是临床医生的眼睛。”他说。

在金国宏的记忆中,当地病人缺健康常识、就医意识,当地医院缺医生、缺器材、缺药物,遇上刮风下雨医院经常断电。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援外医疗人员就曾用手电筒照明完成过手术。

然而,在贝宁,因思想观念等原因,时常发生病人拒绝输血导致休克死亡的事,这让援外人员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作为一名医生,疟疾和艾滋病不是最可怕的,我们最怕眼看病人生命流逝却无能为力。”金国宏说。

因通讯条件有限,第一年,金国宏只能每三月和家人通一回信,到第二年才能通过QQ与家人视频,但信号时好时弱,常常要么只有声音,要么只有画面。

看着瘦了一圈、生了白发的父亲,从小就拒绝当医生的金宁突然有些后悔没有做好接班人。

金宁学的是财会专业。2007年,已参加工作的他从父亲口中得知援贝医疗队缺法语翻译后,他萌生了学习法语、代父重返故地的念头。于是,他辞了工作,开始零基础学法语……

2011年,作为一名专职翻译,金宁随第17批医疗队来到洛克萨市。

金医生留下来的“礼物”。(受访者供图)

让他惊喜的是,他在父亲工作过的放射科的抽屉里,发现了几块保存完好的纸板,两张A4纸大的纸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中法双语医学词汇,当地医生告诉他那是金医生留下来的“礼物”。

“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还记得父亲,一有机会就拉着我问近况。”金宁说。

为给当地医护人员现场教学,每一场手术都需要翻译。抵达洛克萨市的第一天晚上,金宁就穿上手术服,为一位30多岁贝宁患者做急性阑尾切除手术翻译。

第一次现场目睹手术画面,给金宁造成了很大的视觉不适和心理压力。“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懵的,真不知道那一个半小时是怎么过来的。”他说。

尽管出发之前父亲叮嘱了许多,但直到金宁见到来医院排长队领药的艾滋病人,他才真正理解一线援外医生面临的风险有多高。而与他们共事的时间越久,对他们的佩服就更多了一分。

2018年12月,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洛克萨中心医院进行首例跨国远程会诊,为一名骨折的贝宁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

两年弹指一挥,回国后金宁继续从事会计行业还成了家。孩子刚一岁时,得知第22批医疗队又缺翻译,本想在国内陪陪妻儿的他最终放不下国家赋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再次启航贝宁。

金宁说,当地人一提起中国医生就竖大拇指,他们在信奉“万物有灵”的当地人眼中,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据了解,中国援贝40年来,先后派出医疗队23批547人次,诊治病人约30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7.5万余例,诊治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首次实施颅脑外科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填补了贝宁医学史上的多项空白。而为让中国的“互联网+医疗”惠及贝宁患者,让他们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中国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随着第23批医疗队赴贝宁的还有一些远程会诊设备。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贝宁通’不敢当,可那边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以后有机会还想再去看看。”金宁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