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春节尾声 最后一班地铁的护送者

封面新闻 2019-02-11 21:31 36164

封面新闻记者 杨东 杨晨 摄影 吴枫 剪辑 王洪斌

大年初六23:38分,成都地铁7号线东客站站台上,刚结束春节假期和漫长铁路之行的乘客们涌入了最后一班7号线内环线列车。

广播里,循环提示着各个晚班列车的到站以及停车信息。车门旁,身穿深蓝制服的站务人员手持扩音器,不断提醒着“让车上的乘客先下车,注意安全。”

23:39分,列车呼啸着向下一站大观驶去,搭载着返工的乘客们和他们的新年愿景,以期顺利到达目的地好开始又一年的奋斗。

列车驶出站台后,有的站务人员迅速转身投入到外环线列车最后班次乘客的引导中,而有的则跑上站厅,协助提醒进站乘客,以免误乘或错过。

为了迎接整体的返程高峰期,保障公交需求,在大年初五和初六两日,成都地铁延长了末班车开行时间,各线路收车时间延长35至60分钟不等。其中7号线也延长了35分钟收车。

除了延长收班,在成都东客站地铁站点,考虑到接驳点进站乘客数量,站点更是在引导、安保和售票岗位等加派人手,护送乘客们至最后一班车,让新春返工的“最后一公里”更加安心和顺利。

接驳点管控

连用餐如厕都需要协调或报告

“李学琴在不在?”

“有!”

“大概什么时候收(临时票厅)?”

“等这一波乘客过了,先收外站的。如果还有集中晚点的情况,不要一次性收完了。”

“好,收到。”

21:20,成都东客站地铁站站厅内,身穿深蓝色制服的地铁站务工作人员李学琴来回巡视,并不断拿着对讲机进行实时现场调控。“这几天我们增设了十五个左右的临时购票厅,并要根据客流实际的增减,进行相应的调整。”

李学琴手中的对讲机不时响起,东站列车晚点情况、进站客流量、铁马准备或安放等信息在无限电波中进行传输。“在去年的时候,我还只需听从车控室和值班站长的安排,做好售票即可。而今年春节,岗位变动,全站内三十多个人,涉及客服中心、票务亭、出闸引导以及安检等岗位,每个人何时换休,何时用餐,甚至他们上厕所都要向我报告。”

她形容,以前的自己就好像就只是在某个角落守着“一亩三分地”,而如今却要随时关注着站内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协调工作。

正值春运返程阶段,随着一次次铁路列车的到站,进入到东站地铁内的客流量也不断迎来一次次高峰。李学琴告知,基本上百分之七十的到站旅客都会选乘地铁返回各处,因此接驳点的管控工作尤为重要。“只要判断了有客流量大的情况出现,我们就得保证每个岗位人员是充足的。过了高峰,就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岗位去轮休。”

临近22时,东站到站信息屏幕上显示已有多班次出现晚点。估摸着在十点后还会出现进站客流高峰的李学琴,又自动将自己的正常下班时间延迟一个小时。别上对讲机,她与站内工作人员开始在扶梯前架设铁马,规划即将进入站台的乘客路线,增加绕行以避免拥堵。

偶尔,有匆匆上前的乘客拿着票询问去路,李学琴便抬头为其指明方向,路线熟稔于心。“走二号线,记得在天府广场换乘。”

结束亦开始

大年初七继续新一年的工作

参加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今年是李学琴经历的第二次“春运”。从最初接到春节值班任务的“激动”和“好奇”,她内心也逐渐体会到这份工作更多的意义。

“去年春节前夕,当知道自己在春节期间需要值班时,我其实是满怀期待的。”从前,李雪琴只是在电视荧幕里了解和认识那些坚守岗位,却不能回家过年的一线工作人员,但她从未想过某天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这个泸州女孩将过年不能回家的消息告知父母时,电话那头并未多语,仅表支持。挂断电话沉默的背后,她还是读懂了父母的担心。“希望忙过了元宵节,再请假回家去看看他们。”

春运期间,地铁站内面露归家喜悦,拎着大包小包或拖家带口的乘客让李学琴很是感慨。尤其在去年大年三十晚,临近午夜即将收班,大厅内已空荡荡时,一个外国女孩出现在了李学琴所在的票务亭窗口前。“Happy New Year!”她突然甜甜地送上一句新年祝福。惊喜之余,李学琴眼中泛起泪花。“突然意识到我在这服务的意义,虽然我却不能同他们一样。”

因为收班晚,那天李学琴也未能赶上末班车。各家各户大多窝在家中忙着团圆,街上几乎见不到任何车辆。看着街道两旁用于烘托春节气氛高高亮起的火红灯笼,李学琴索性双手揣兜,独自快步向位于槐树店的家走去。

约莫半小时后,李学琴终于推开家门并打开电视,却发现春晚早已结束。轻轻叹了口气,她笑道,“原来,不回家的感觉是这样的啊。”

眼看着春节假期结束,忙碌的春运可以暂时松口气,但李学琴仍未作出回家的打算。“直至元宵节,还会迎来几个小高峰,比如学生们的返校潮。所以回泸州的计划得往后延。”对于她来说,假期结束亦是新年的开始,大年初七还要继续如往常一样站好岗。

保安全护送

铁马摆放控制客流都需前期演练

站台内,和李学琴一样,一直坚守春运岗位的还有来自河北唐山的小伙高宇生。

今年春节,是他生平第一次未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大年三十那天,他自嘲有一丝“凄惨”,一个人煮了饺子看着春晚。“妈妈其实挺埋怨我的,问我是不是能换换班。但爸爸却极力支持了我,让我安心坚守。”

22:30分,因为铁路晚点,地铁站内又陆续迎来了初六晚最后的几轮小高峰。

高宇生从站厅内下到站台,一边搭设着铁马引导乘客进入地铁车厢,一边高声提醒着进站安全。

父母嘱托萦绕在耳,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高宇生也总是注视着那些似曾相似的场景。“看着有的父亲背起早已沉睡的小孩,亦或老妈妈趴在儿子的肩上打盹,我都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曾在父母的怀抱里这样无忧无虑。我也希望以后,自己的肩膀能够给予他们依靠,护送他们安全。”

这前前后后的护送工作,其实也依赖着前期的仿真模拟和演练。

“大到人员增派岗位安排,小到铁马纵排或横排的摆放。”高宇生介绍,在节前站内技术小团队就通过根据历史客流获取静态信息,以及东站列车信息等,模拟如何安排进站乘客路线。“利用仿真软件制定出最优方案后,还有进行进行实际演练,并统计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他举例,在进站口或者进入车厢前铁马的安放环节,纵排和横排的设计各自会产生不同效果。“如果纵排排列,那进入铁马排队的乘客会多一点,速度快一点。而横排路径则远一点,乘客流动的速度就会快一点,能控制站台客流。”

随着进入站内的乘客数量逐渐减少,列车陆续完成今天的使命,按照正常收班时间,高宇生和其他一些站务工作人员也准备收拾离开。不过站内的工作仍未停止,空荡的厅内还有零星“逗留”的身影。

进入午夜,进站入口还立着一两个站务人员,告知匆匆赶来的几名乘客列车停运信息。

有的站务人员开始四处巡查,安放好之前使用的铁马,待一切规整后,再记录下这一天的总结,包括客流变化,应对措施。当然,在更安静的地铁轨行区,信号检修工也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在每颗螺丝,每根配线以及每个指数里分毫必争。

评论 1

  • fm499530 2019-02-12

    辛苦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