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修缮百年前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

封面新闻 2016-12-01 14:24 1671

1911年,清朝海圻舰环球访问途经过英国时重修了在英国去世的5名水兵的墓地。左侧两块墓碑的墓主是1881年接收超勇、扬威舰时客死英国的水兵顾世忠和袁培福。最右侧墓碑的墓主是1887年接收致远、靖远舰时客死英国的水兵连金源。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11月30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首个海外公募项目——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面向海内外发起公开募捐,筹集资金用于整修英国纽卡斯尔北洋水师水兵墓碑及墓地。

1881年和1887年,清政府分别派员到英国接收在此订购的军舰,陈受富等5位年轻水兵因病客死他乡,埋葬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

据纽卡斯尔市档案馆的资料显示,五座墓地中的三座是在1887年6月30日,由一位署名为“Fong Yah Jang”的人士所购买,共花费15英镑。资料还显示,墓地属于中国政府(Chinese Government)所有。

“一百多年前,墓碑有的倒塌、有的断裂,急需维修,以示炎黄子孙血脉相承,以予为国献身这的应有尊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公募项目公告”中写道。

英国纽卡斯尔北洋水师水兵墓现状。

异乡135年

墓碑朝着7000多公里外家的方向

在英国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 五座水兵墓有三座墓碑已经坍塌。

这五人分别是陈受富、顾世忠、袁培福、连金源、连成魁。

袁培福、顾世忠二人是1881年赴英接收“超勇”和“扬威”两舰时因水土不服去世,连金源、陈成魁和陈受富三人是在1887年赴英接收“致远”和“靖远”两舰时去世的。

1911年,海军将领程璧光率海圻舰环球访问时,曾前往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典礼时,并专程前往圣约翰墓地吊唁,并重修了墓碑。

根据当时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墓碑已经修葺一新。

三块墓碑上分别写着:大清故勇安徽庐州府庐江县顾世忠之墓、大清故勇山东登州府荣成县袁培福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闽县陈金源之墓。

在墓碑的右侧写着这些人去世时立碑的时间,左侧写着重修的时间“宣统三年”。

与墓园中其他的其他墓碑不同,这五座墓碑都是中式样式,与当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墓碑的方向朝着东方,那是7000多公里外的家的方向。

海外修缮

以予为国献身这的应有尊严

自1881年算起,至今已经135年了,从1911年重修算起,也已是105年了。

100多年的风吹雨打,这些墓碑的现状已不容乐观。

去年6月,央视推出5集纪录片《甲午》。拍摄纪录片时,摄制组曾来到纽卡斯尔,此时五座墓中的连金源、袁培福、顾世忠三人的墓碑已经倒塌在地。

据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三块墓碑就已经扑到。

“因为水土流失等原因,墓地的土壤已经松软,不仅墓碑到了,墓室也发生坍塌。”陈悦说。

目前,这五座墓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断裂、风化等状况。

今年11月3日,在“更多参与,更好保护——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透露,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华人组织主动提出,要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搞募捐修缮墓地。

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启动的首个海外文物修缮项目。

11月30日,文保基金会发布了“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公募项目公告”

“项目旨在修复已倒塌的三座水兵墓碑、维修保养另外两座水兵墓碑避免发生类似损坏。”公告中写道,“一百多年前,墓碑有的倒塌、有的断裂,急需维修,以示炎黄子孙血脉相承,以予为国献身这的应有尊严。”

据悉此次修缮将保持文物的历史真实性,以最小干预为原则,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形貌及结构,不刻意修复石质文物的残缺。修缮包括对所有墓碑的基础加固,对倾倒破碎的三块墓碑的补配、修补、归安。

根据公告,预计预算总计47936.26英镑,约合409797.50元人民币。

公告表示:“北洋水师水兵墓修缮”公开募集项目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将向社会公示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意外发现

这是属于中国政府的“飞地”

据协助文保基金会的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在纽卡斯尔市档案馆查询墓地的相关资料时发现,五座墓地中的三座是在1887年6月30日,由一位署名为“Fong Yah Jang”的人士所购买,共花费15英镑。资料还显示,墓地属于中国政府(Chinese Government)所有。

励小捷表示,墓地是当时清政府出资兴建的,属于中国政府的“飞地”,是中国留存海外的珍贵文化遗产,由中国募捐维修,可谓顺理合情。

陈悦说,从时间上看,买地的时间应该是第二次去致远舰和靖远时。

“当时又有三名水兵去世,购买墓地的署名者很可能是当时清政府住英国大使馆的官员。”陈悦说。

目前,文保基金会已经和纽卡斯尔市政府文化遗产部门接洽,并在9月底派文物修复专家赴纽卡斯尔实地勘测,形成了符合两国文物保护标准的修缮意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创立于1990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公募性公益基金组织。

历史深处

英国姑娘照看墓碑

据参与1881年接舰的文案池仲佑在《西行日记》中记载,在即将离开英国时,曾委托一位英国姑娘Annie照看袁培福、顾世忠两位水兵的墓。

Annie当时,池仲佑把翻译成“意腻”,她是池仲佑在英国时结识的恋人。池仲佑在日记中,记载诸多和Annie的交往故事。

据历史学者萨苏介绍,时间进入21 世纪,留学生李玉生来到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发现墓碑宛在。寻访中,才知道意腻以后嫁了人,却一生信守了那个“在中国水兵墓上种一些花”的诺言。根据记载,意腻当年为中国水兵们种的花,是一种黄色的花,它的含义是“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纽卡斯尔

大清海军梦的起点

纽卡斯尔位于英国的东北部,这里是曾是大清海军梦的起点。

1874年,在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发生后,中国为了克制日本海军在英国订造的两艘铁甲舰,向英国订购了两艘同款撞击巡洋舰。

在英国分别被暂时命名为“白羊座”和“金牛座”,后由李鸿章将两艘军舰正式命名为“超勇”(英文名:Chao Yung)和“扬威”(英文名:Yang Wei)。

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在世界军舰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是当时世界最新式的军舰,体现了诸多新技术和新思想,这级军舰开辟了舰船领域的一个新类别,而且对英国乃至世界巡洋舰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勇舰在1881年7月14日通过试航,杨威舰在1881年7月15日通过试航。

为了接受两艘军舰,李鸿章特别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组建庞大的接舰团队前往英国。这是中国海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赴外接舰团。

接舰团有两百多人,包括林泰曾、邓世昌、蓝建枢、李和、杨用霖等军官,还有军医、文案等人,另外还有224名从山东威海、荣成、登州(今蓬莱)等地,严格挑选的224名舵工、水勇等人。

此后,林泰曾又在上海临时添招了40人,如此接舰部队的水兵数量升为264名。

1881年2月27日,接舰团一行从上海乘坐招商局轮船海琛号出发。

经过近2个月的航行,4月22日抵达英国。

在英国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接舰团一行称为当地人关注的焦点,文案文案池仲祐对此进行了详细记录。

“士女来船观者日以加,甚有不相识而以物及影(照片)相赠者”。“沿途观者肩摩肘掣,拥挤不开,土人各以手挥帽作礼”。

期间时值火车发明者斯蒂芬森(GeoregStenphenson)百岁寿诞,纽卡斯尔市政府举行大型宴会,丁汝昌、林泰曾应邀与当地官员、士绅、名人等400余人出席。席间丁汝昌与林泰曾亦致祝酒词。林泰曾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发表的致辞:“我中国提督与在座诸君致谢,非独谢今日之宴也,盖谓中国员弁勇丁到此以来,受诸公及本地民人之款待为已优矣。但愿英与中国永相和睦,无忘旧好,且Stenphenson百年寿庆,我中国官员得附盛宴,何胜荣幸,愿Stenphenson子孙世享其泽。夫Stenphenson创立火轮车,美利几遍各国,我中国他日用之大获其利,则中国之幸,亦诸君之幸也”当即引起轰动,第二天当地的报纸予以全文转载。

8月9日,超勇和扬威分别由林泰曾和邓世昌指挥航行回国。

1887年再次派北洋水师官兵到英国等待“致远”“靖远”两舰交工。

当年9月,前来接舰的邓世昌、叶祖珪分别管带“致远”“靖远”两舰,同在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两舰会合,四舰一起返回中国。

1888年,北洋海军就此正式成军。

六年后,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