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一碗挂面传承千年 从村庄里端到国门外

封面新闻 2019-02-09 15:13 34791

封面新闻记者 曹丰 王攀 董兴生 摄影报道

和绝大多数地方过年时房前屋后遍布中国红不同,四川省中江县杰兴镇的觉慧村却几乎被白色所占据。

这种现象,在当地已延续千年。

成片的白色,来自于正在晾晒的中江挂面。每年8月底到次年5月底,是挂面的制作时期。晾晒时,5米左右的挂面悬挂在房上屋前,放眼望去,甚是壮观。

春节前,觉慧村的匠人们忙着赶制挂面,村庄里,白色盖过了红色。对于他们来说,白色是收获的颜色,更是幸福的颜色。

发源于宋朝 拥有大小90道工序

2月2日中午时分,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了这个小村庄。视线穿过绿油油的麦田,远远望去,房上屋前,挂着的皆是似丝绸般透明的白色挂面,影影绰绰可以看见隐于其后的民房。

离晾晒的挂面还有两三米时,便能闻到清香。“我们这是鸡汤面。”一位村民说。晾晒只是挂面制作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中的其中一道。前后经历16个小时,最终才能收获白如雪、细如发丝、中空的面条。

挂面制作大户罗大姐说,她的丈夫陈远金是村里已故老挂面匠刘光初的徒弟。嫁到陈家后,她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如今,他们全家人都是挂面匠。

挂面制作的技艺,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得以延续下来。中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据历史考证,中江挂面发源于宋代。到了明朝初年,做挂面的手艺在民间流传,挂面开始行销各地。清道光年间,挂面达到全盛时期。

年产值2000多万元 游客逐渐增多

春节前,觉慧村的人气也逐渐旺了起来,有了更多“朝气”。“80后”陈亮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不同,他没有外出闯荡,而是成为了挂面匠。这门手艺,他是从小跟父亲学的。

作为“80后”,他比父辈们更善于运用新技术和手段营销挂面。两年多以前,陈亮就开起了网店,并注册了商标。不仅如此,他还用视频以及网络直播,向消费者展示制作全过程,讲述挂面背后的故事,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一年下来,靠挂面收入5万元。”

参加展销会也成了中江挂面“走出去”的重要方式。2013年,觉慧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每年都会带着挂面制作户参加数次展销会。目前,挂面不仅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还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挂面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产值2000多万元。”合作社理事长李泽说,通过“传承人+农户+公司”的模式,统一原料、配方、技术,挂面的品质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慕名前来的游客也在逐年增加,去年接待游客1.6万余人。

改造村貌 打造“挂面村”

如今,觉慧村远不如自己的另一个名字“挂面村”闻名。此前,承载千年传统手工艺的觉慧村,却没有太多特色。

其实早在2007年,中江挂面就成功申报了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注册了手工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2011年,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中江挂面的标志性产地,觉慧村的发展远远没有跟上步伐。

对此,中江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投入资金,致力于把觉慧村打造成“中国挂面村”。同时,结合附近的湿地公园,通过“产业+旅游”新模式,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挂面村’风貌改造从去年10月11日开始,到目前已进行了3个多月,完成了三分之一。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游客也很满意。”李泽说,改造完成后,不仅村容村貌将发生改变,旅客人数的增长也将为村民带来更多实惠。

如今,中江挂面已成为中江县一张响亮的名片。在“挂面村”完成改造的区域,青瓦白墙间,青砖砌就的广场替代了以前的泥泞,“一碗面 一座城”几个大字被塑在了广场一侧。午后闲暇时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在挂面和汽车前,摆着龙门阵,时不时发出笑声。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