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流浪地球》责编姚海军(上)丨刘慈欣的每篇小说 都有科幻大片必备经典画面

封面新闻 2019-02-06 23:16 36710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这样评价《流浪地球》:“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

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原著作者刘慈欣以及中国科幻的发展再度引发热议。这部小说在2000年首发于《科幻世界》,时任责编的姚海军仍然记得,第一次看了《流浪地球》感受到的震撼和激情,“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数代的更迭和坚持让成都称为中国科幻的中心。姚海军引用吴显奎先生的话概括,“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

封面新闻:您去看了《流浪地球》吗?您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姚海军:我目前回东北老家,这里没有电影院,还没来得及看到。我关注到电影评价挺高的,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片,这样的反响超出预期。

封面新闻:国产科幻电影发展步履维艰,您觉得《流浪地球》改编电影的难度在哪?

姚海军:从整体上来讲,《流浪地球》属于硬科幻。电影改编不回避硬科幻内核,就已经极具挑战。

从我们过去拍摄科幻的经验上,是明显缺乏积累和铺垫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国产科幻片都是开创性的尝试、从无到有的创造。另外,如何取得市场认同也是难点。如今观众的口味是很高的,都是被好莱坞大制作熏陶出来的,因此大家对中国电影起点的要求非常高。

封面新闻:您曾经说过,刘慈欣不仅是个科幻迷,也是个电影迷,对好莱坞科幻片的成功之道颇有心得,并在创作中加以借鉴。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有着科幻大片必不可少的、足够震撼的经典画面。对于《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来说,您认为其中有哪一些经典画面?

姚海军:《流浪地球》的构架很简单,就是带着地球去宇宙流浪。但这样的创意,以及宏大的场面的描写,在刘慈欣之前的中国科幻创作里并不多见。单是这个创意,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也胜在这个意向。另外现在正是春节期间,其中的故乡情结,让大家更能深刻感受到,《流浪地球》不仅让科幻迷共鸣,也能让普通观众代入。

封面新闻:《流浪地球》被评价为“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之作,您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姚海军:中国科幻电影很早就有了,1920年代已经有了科幻片。到了80年代,出现过比较有影响的科幻片,比如《珊瑚岛上的死光》。今天所说的“中国科幻元年”,可能是指工业化特质明显的科幻大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算是元年。

封面新闻:《流浪地球》首发于《科幻世界》2000年7期,您当担任责任编辑。当时对这本小说是什么印象?发表以后反响如何?

姚海军:最初看到《流浪地球》,就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震撼,引起编辑们的好评。记得当年很多读者来信,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当时互联网没有那么流行,读者都用用书信交流,收到的评价刘慈欣的书信是最多的,同行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

事实上,刘慈欣出道之初,就让人印象深刻。1999年,他第一次投稿两部短篇小说《鲸歌》和《微观尽头》,在编辑部引起很大的反响。那时候大家都传阅他的稿子,给予很高的评价,感到非常兴奋,觉得他是难得一见的奇才。

那时候中国科幻创作的队伍还很弱,描写宏大的技术科幻的写作者更加稀少,《科幻世界》一直在科幻领域耕耘,希望能找到年轻富有创造性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出现是每个人的期待。

封面新闻:同时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灵感是来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对这部小说您有什么评价?

姚海军:事实上,刘慈欣的短篇创作一直都是读者最为期待的。《流浪地球》获得银河奖特等奖,这是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乡村教师》也获得过银河奖,同样收到读者热烈好评。

《流浪地球》和《乡村教师》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有一些技术上的奇观。《流浪地球》中有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人类推出轨道去流浪,这属于“狂想型”的科幻构思;《乡村教师》也一样,里面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对地球文明的拯救,都有非常大尺度的宇宙奇想。

相关阅读:专访《流浪地球》责编姚海军(下)丨为什么成都是中国科幻的中心?

评论 19

  • 追老虎的猫 2019-02-07

    很显然这个版权只卖了5w

  • 伊莎贝尔a 2019-02-07

    趁热的赶紧。。。

  • 艾德 2019-02-07

    电子锁为什么显示英文?国产的不可靠吗?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