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现代农业领跑乡村振兴 内江这个“长江田园”留下游客让村民乐开花

封面新闻 2019-02-03 15:20 34635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马梦飞 摄影报道

“家门口都铺上了沥青路,修了好多新房子,和记忆里的家乡不同了!”临近春节,在外工作了两年的陈伟回到内江东兴区田家镇过年,看着村子的变化,他感慨不已,家乡竟然变成了一个现代农业园区。

集纳东兴传统文化和老旧实物的长江文化街;以榫卯、蜀绣等文创打造的长江创意小镇;以农耕文化、乡村记忆为主的长江田园……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中的乡村振兴基地。

宽阔的乡道

变化

从荒草杂地到农业基地

“幺儿,你看那幅画,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种田的。”走进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内的长江田园景区里,一位游客正指着一幅种田的墙绘,为儿子描述曾经的农村生活。

在长江田园里,乡土气息浓厚的泥墙瓦房随处可见,村舍的墙体上描绘着各种农忙图画,独具农耕文化、乡村记忆的墙绘成为了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在安逸哦,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耍。”景区工作人员双手比划向游人介绍,以前这里大部分是荒地,芭茅草比人还高。一年不到,这片荒地彻底变了样,成为本地村民心中的幸福家园,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红梅

走在园区的草莓采摘园里,长江田园负责人黄鸿弯腰随手摘了一颗成熟的草莓放时嘴里,边吃边说:“我的草莓不仅味道好,还没打过农药,可以直接吃!”。据黄鸿介绍,长江田园一共发展有450亩的采摘基地,包括草莓、葡萄、水蜜桃、梨,一年四季可轮流迎客。

水果好种,如何种好才是难题。黄鸿指着葡萄架下一台枝干肥料粉碎机介绍,多余的藤蔓全部粉碎还田。为了改良土壤和品种,园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出产的水果品质极高,早已远销省内外。

长江田园

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是长江田园助力乡村振兴的抓手之一。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这是黄鸿的理念。在长江田园里,除了水果产业,还培植有上千盆牡丹、10万余株红梅以及300余亩的月季。“春节期间,整个园区内将百花竞放。”对于春节期间的盛况,黄鸿十分期待。

长江文化街

希望

钱包鼓起来 村民有盼头

2日午后,内江出现了久违的阳光,园区里的游人多了起来,不时有游客车辆驶进园区停车场。

“一年多没见,这里就变得好漂亮了!”王强带着家人骑上一辆四人自行车在园区里游玩,近一年没回家的他,看着家乡的巨变,感慨万千。

“家乡越来越好,就业创业的机会也更多,我都想留下来了!”王强挠挠头,笑着说。

草莓采摘园

和王强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刘代英。去年2月,她选择返乡就业,成为长江田园四口塘渔村前厅主管。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对刘代英而言,这是最好的选择。

有就业也有创业,濮加隆就是一位创业者。随着春节的临近,位于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三兵”养殖专业合作社生意愈加火爆,作为负责人之一的濮加隆更是每天早出晚归,开着车沿田家和内江城区跑个不停。

“‘三兵’是我和两个战友退伍回来后办的。”刚停好车走出来的濮加隆介绍。

牡丹盛开

从最初无人知晓的养殖场,到现在存栏6千多只藏鸡,合作社年营业额达500多万,“三兵”牌绿壳鸡蛋名声斐然,远销全国各地……

在自身加速跑的同时,长江田园也没有忘记帮扶周边乡村。

新农村里的新房子

据了解,现在长江田园已解决了临近五个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平均每天就有200余人。园区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近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过万。

如今,园区附近的村民们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更有盼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