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郑翔宇:小城

封面新闻 2019-01-22 11:42 45755

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高2017级14班 郑翔宇

每次学校放假,我就会马不停蹄地赶高铁回老家所在的县城。

第二天起得早早的,外出吃一碗面。从面店后门出去,是一条蜿蜒的老街。顺着湿漓的黛色石墙往前走,一张泛黄的海报跃然眼前,这个海报上是20世纪的摩登女郎,这家店肯定是理发店了。

门口,一位罩着白色粗布大褂的大叔手里敲着铁棍,张罗着掏耳器具,嘴里吐着热气儿,准备给自己刮刮胡子迎客了。

右手边,是一个卖荞麦粑儿的门面,一个满头银发的奶奶经营着。时辰还早,门还关着的。乌青的木门上画了一幅鬼神图,样子与我日前看《山海经》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描述的龙身鸟首神有些相似。

走出这条巷子,转身来到去往奶奶家的街道。奶奶家在一条名叫孝子街的副街上,从正街下去需要下一道很长的梯子坎,以前被我们戏称为长城。在这里,我完成了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数数超过50,第一次独立下台阶,第一次在这里买零食……记得没错的话,这里一共有72道台阶。

下去后,第一条巷子通往奶奶家的院坝。这条巷子很宽,可供一辆轿车随意进出。路两旁有七八个单人沙发,都是小区里各家搬出来供过路人歇脚用的。

这次回来,我步履匆匆,到尽头才觉得巷子里空旷了许多,沙发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坐在那里的也就只有杨婆婆了。

当初,这是整条街的热闹地儿呢。每到晌午,这里都会聚满了婆婆、大娘,瓮声瓮气地谈着哪家媳妇跟着别人家的男人跑了之类的事。往大了说,就这一隅,能把整个县城闹得风风雨雨。

我又走回去,刚准备张嘴,杨婆婆便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却收了嘴,眼睛盯着皲裂的墙上枯黄的常春藤。

我望了望阴沉的天气,寒风刈草声催着我的步伐。回到家,奶奶告诉我,邻居周老太婆去逝了。

我中午吃完饭回来,看见杨婆婆一个人坐在巷子口,倚着沙发睡着了。我轻轻地走过杨婆婆身前,看见杨婆婆在睡梦中笑着。我感觉看见了杨婆婆的梦:云淡风轻的下午,杨婆婆询问着周老太婆她家那香肠怎么做得那么好吃……

晚上,肚子饿了,跟父亲一起出去吃烧烤,顺便照顾四叔的生意。四叔的烧烤摊摆在一个十字路口,但这里并不是很热闹,吃烧烤的只有两三桌。这生意要想赚钱,帮工肯定请不起,所以四叔的兄弟和舅妈在烧烤摊帮忙。

冬天的夜晚,寒意袭人,冷得我打了个哆嗦,手上都起了一层霜。我去储物仓拿四叔的棉袄穿,居然看见了二姨婆。

她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食材,她穿着蓝色外褂,腰间系了一紫色围裙,有几丝血丝从眼角锁着瞳孔。她看见我,先是愣了几秒,见我出了神,笑笑拍了一下我的脸说:“翔儿,好吃不?”

我才回过神,连连说好吃好吃。她挑了几串排骨给我说:“这里面有脆骨,有脆骨的才好吃。”

我拿着排骨,想起奶奶告诉我的秘密:二姨婆小时候患了一场大病,老家婆实在没有钱医,无奈之下,把二姨婆扔进水桶里。谁知她扑通几下没死,反而在那以后痊愈了。后来,二姨婆知道了这件事,好像没有发生一样,依旧每个周末提着牛奶去看望老家婆。

走到拐角处,回眸的那一刹那,朦胧的残月,婆娑的树影,坑洼的路面,迷乱了我的眼,但二姨婆的背影却深深地、清晰地印在那盏黄灯下。整个后街只有那一盏灯,但那盏灯的黄晕却融化了笼罩整个街区的寒气,也温暖了我。

也许,多年后走过那个地方,烧烤摊不见了,但由绿色外壳、黄色灯芯做成的那盏灯,就像这座县城的守望者,依旧傲然挺立,照亮着我儿时的梦境。

【“少年派”栏目征稿启事】

1.作者范围: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作文体裁不限,字数400-1200字。必须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严禁抄袭),而且该作品是第一次投稿(此前没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发表),请取消“一稿多投”的念头。3.投稿时,请将作文直接写在邮件正文中,切忌用附件。4.请务必留下详细的学校、班级和个人姓名信息,提供能保证收得到邮局汇款单的详细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缺一不可。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5.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6.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邮件标题前标注“少年派”。

评论 1

  • fm589953 2019-01-22

    悠悠故乡情,真真拳子心!👍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