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讲堂⑤丨于丹:太白长风与美好生活

封面新闻 2019-01-17 20:47 62810

丨编者按丨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月14日晚,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的“名人大讲堂”,在省图星光大厅举办第五场。作为新年首场讲座,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开启了“名人大讲堂”之“李白月”的大幕。作为李白“铁粉”的于丹教授,以《太白长风与美好生活》为题,用一个半小时的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让历史上那位衣袂飘飘、把酒临风的李白,鲜活地走出了诗书古籍、走出了盛唐宫阙。封面新闻根据讲座录音整理,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于丹

一  已将书剑许明时

在新岁月里遇见李太白,这是一场奢侈的约会。

谁是李太白呢?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你真的了解他吗?贺知章说他是“谪仙人”,他不食人间烟火,连最后的逝世都被传说是去水中捞月。李白终其一生,纠结于不辜负大时代英雄梦想的取向,以及他个人生命中渴望出世、渴望神采飞扬的自由。他这一生并不像我们看见的那么欢喜,他有很多悲伤,但他的悲伤都是一首诗。他不是没有过痛苦,没有过纠结,但他能够在痛苦纠结之后,从来不失去真我。

李太白是什么样的人呢?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说得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个半个盛唐的辉煌气象,是李太白的酒、李太白的明月、李太白的梦酿成的。同时代的人怎么评价他呢?小11岁的杜甫很敬爱李白,杜甫相比于李白是一个更含蓄的人,但他毫不掩饰地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醒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夸人的话多么漂亮,“白也诗无敌”,他是一个天下无敌的英雄;“飘然思不群”,卓尔不群使他无法被划分为哪一类,没有人可以让李白分类,他是不可替代的自我。他像渭水之北,春天一树繁花的摇曳,他像江东日暮时,一轮明月,这多么漂亮。杜甫把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整体风范概括在李白身上,他远远地思念他,“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很喜欢这首诗,但今天的网络心态很奇怪,有人说这就是杜甫对李白的单挑,不知道网友为什么会把这么漂亮的诗解读成这个样子,也许像西方谚语说的:“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我希望还原杜甫所深深敬仰的李太白,李太白这样一个人留下的诗风,就像韩愈说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是我们亲近的人,是一个倜傥的生命,他飞过天星,留下来的姿态永远让我们燃烧和飞扬。

若看李白的精神气质,龚自珍说得好,“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李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李白始。”庄子是道家,屈原是儒家,他们怎么合在一起呢?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心,对家国的担当,不止有屈原那样的热情,又有庄子那样的逍遥,这个人是从李白开始的。“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李白始。”我们今天的人有才的不少,为什么比不过李白呢?因为你没有气,我们夸一个人有才气,那是气象托着的才华,能够把仙侠合之以为气的人只有李白。

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701)。五岁发蒙读书,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今四川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二十四岁时,李白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游成都、峨眉,然后舟行东下,出三峡走向未知的世界。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虽然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学者认同李白出生地在四川江油,但关于李白确切的出生地还是存在争议,学者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地方:四川江油、陇西成纪、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

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位于中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因其依傍素叶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我去过碎叶城旁的巴尔喀什湖,在湖边远远地眺望着,湖水是那样的澄澈。我想着,隋末之年,李白的先人就被流放到这里,他的叛逆基因就已经在他身上。所以,李白的生命没有标准答案,只充满了可能,充满了问号,充满了出发,而一次一次的蹉跎中,他依然面向未来。

五岁时,李白回到四川江油青莲乡,开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读的是杂书,对自己的才情颇有自负。十五习剑术,作赋凌相如。二十遇苏颋,轻狂直入蜀。最让李白骄傲的,不是他的文才,而是他的志向。少年李白,读《刺客列传》后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燕南壮士”指战国时燕国侠士高渐离,“吴门豪”指春秋时吴国侠士专诸。

高渐离,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因为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可惜刺杀未遂。

李白以诗明志,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他愿意用生命去追寻有意义的事。“太山一掷轻鸿毛”,这就叫价值观,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有价值观,一生才有行动力。我很遗憾,今天的教育中,知识教育从来不缺少,但价值教育从来都很匮乏。19岁时,李白去拜见李雍(李邕),李雍看不上他,对他很轻慢,李白就不高兴了,写下一首《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少年李白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李太白说您老有什么了不起?孔子(宣父)还说过“后生可畏也,焉知来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我们今天有几位少年把自己看做大丈夫,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顶天立地大丈夫,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少年自诩吗?你都不许这样一个目标,世界又怎样认可你,这是少年太白的自诩,他从小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丈夫。

二   长风破浪会有时

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到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一路走向远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时正是大唐盛世,风华正茂的李白觉得大丈夫当有四方之志,他走出夔门,经宜昌,自江陵南下,第一次到庐山时候就写下了名作《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人的奇思妙想是怎么来的呢?李白特别爱庐山,去了五六趟,六十岁的时候还去,并写下《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一次他再看庐山,山还是那座山,人已经不是那个人,他已经不是以一颗少年的心,历尽磨难,他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他说“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这是他总结一生的宣言:“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我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豪迈气概,寄情山水,他狂放不羁的情怀,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

纵观天地讲李白,我更愿意讲李白的山川与河流,李白看过什么山、做过什么梦,李白的山川都活在他的生命里。晚清名臣林则徐说,一个人的情怀是靠山水养大的,李白的山水跟了他一生。所以,李白早年时候看山水,看见的还是风景,还不那么清晰地看见风景背后的自我,才会一开始写了这么漂亮的诗篇。到了金陵,李白仍有少年的不羁,金陵子弟来相送,李白写下《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李白送朋友的时候,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你去的地方远大,但我的心在明月上一路相随,你走多远,我的心跟你到多远。朋友汪伦来送他的时候,他会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是把自己活成一种方式,活得没有时间、年龄、性别,与光阴化干戈为玉帛,云山梦水,且听风吟。看似薄情,实则深情。”很多人说世界已经薄情了,我为什么还要深情呢,世情既已凉薄,我们要如何活下去呢?很多人学李白学不了,如果李白能够燃起你的热情,你也就真的懂他了。

李白也有他的宁静——《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动起来是极为豪迈的,静下来是极为深沉的。蜀地的僧人叫濬抱着绿绮这把名琴,“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风”。我们都用过很多形容词写交响乐写音乐厅的感受,但你能够写出千山万壑松风浩荡,一挥手之间唤醒了所有的天籁和鸣么?水扫过树梢的声音,小鸟的啼鸣,人与之相处的时候,客心洗流水,人心被清水淋漓地涤荡过去;馀响入霜钟,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山色沉暗了下来,秋云又暗了几重呢?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中国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西方人说“my god”,中国人会说“我的天啊”,最好的声音是天籁,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李白的信仰一直都在自然之中。

三  兴酣落笔摇五岳

李白有他的豪迈,有他的不羁,你看李白的《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年纪轻轻风流倜傥的时候,你觉得他不拘形迹,在世人的眼里也许有点荒唐,但是在这首诗里说出了他人生的志向,“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这也是价值观,一个人看重什么呢?“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以前楚地极为繁华,楚怀王的时候,是何等的繁富啊,但现在还找得到吗?现在留下来的只有屈平辞赋,我们今天读下来的只有司马迁说的那样,屈原的志向与日月同辉可也,李白说他当时的才华是“兴酣落笔摇五岳”,是要能调动山川的人才能写成的千古名句啊,一旦写成了,“诗成笑傲凌沧洲”。李白说你真信功名富贵吗?那东西要是在的话,眼前的汉水就不东流了,往西北流了。李白是一个不含糊的人,从来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他有可能会危言耸听,但绝对不打折扣,这是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应该有的姿态。我想要直白地表达一个观点,不要认为学习李白只是欣赏文学,学习李白是看到一个人的性情与历史的交汇,是看到一个人在矛盾挣扎中永远许给自己一条出路,而不至于在挣扎中湮灭沉沦,所以这才是李白啊。

李白那时候就开始了自我放逐,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美酒就沉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中国人都希望能够安顿于故乡,但是李白有酒就是故乡,不问何处是他乡。千古之后,李白有一位知音苏东坡,他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你觉得岭南不好吗?让一颗心安顿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像这种随处都可以安顿自我的人,他们要有多大的气场啊。

李白是看不上腐儒的,他曾经嘲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畅谈五经,最后念的都是死书,你就死在这上面了。“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你能回答当下的时代问题吗?你能给人解决一点什么要害的问题?你都能做吗?说理论说的好着,但说不出一点实用的东西;“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就说这些念书人喜欢“装”,李白看不上做作的人。所以,李白说,我就不要那样的拘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这个阶段以李白入宫作为一个辉煌的终结,他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是在洛阳,他在洛阳结识了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这十年当中他也巴结了很多的高官,不要以为李白不想入世。

李白入宫,玉真公主起了很大的作用。天宝元年(742),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初进长安,是遭了冷遇的,曾谒见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此后也曾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直到见到了贺知章。贺知章一读李白的蜀道难,再一看他的风范,说这哪是人间的凡俗人物,这是天上下来的,一高兴,贺知章就请他喝酒,但又没带银两,贺知章把印章拍出来说用这个换酒,这就是著名的“金龟当酒”,以至于贺知章去世之后,李白伤心地作了一首诗《对酒忆贺监二首》: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有本事的人容易狂,那时的李白,狂。说当时他的那些同僚,“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这说他们什么呢?说他们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这些人没有内在的真本事,这是李白所不齿的。但李白在长安,也没有给国家建功立业。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这就是李白当年的生活,他当时的名片的头衔也确实不高,就是一个侍诏翰林。他其实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目前就是一个文学学士,他也不高兴。那时候,他写下的最有名的东西,无非是给美丽的杨玉环,写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唐玄宗曾经有过一段长长的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但在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的同辈兄弟死两人,为了避晦气,改元天宝。真的是天降宝物,他得到的男人是李太白,女人是杨玉环,当他们在宫中相遇,这样的天之宝人写出来的诗篇,一定是传世佳作,很多人都看过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给后人多少想象空间。当时李白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读了,你就知道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曼妙: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四 名花倾国两相欢

小时候喜欢昆曲,我跟着我父亲听《长生殿·惊变》,前面大段的唱歌就是这三阕清平调。

第一次到西安,是我上大学的时候。一到,我就坐车去碑林,碑林开门特别早,那真是历史留下来的风痕。我在碑林一口气看到下午两点多,出来的时候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喊了一辆三轮车,师傅问我去哪儿,我说去兴庆宫。在大红宫墙下,在泥泞的草丛边上,有一家卖羊肉泡馍的小店,我要了一碗泡馍一碗酒。看着这个宫墙,我舍不得进去,我在想,沉香亭是什么样呢?在这一碗愁酒的留恋中,让自己放松这种想象,等到我想够了,雨也歇了,我走进兴庆宫,那一次进去的时候,我心里的惆怅和隐痛这么多年都不能忘记,那里已经变成了巨大的游乐场,到处都是卡拉OK,电动枪打气球,我到处问沉香亭在哪儿?他们随便一指,一个高出土地的基座,那儿就是沉香亭。

我那时真想拍案击节,唱着《长生殿·惊变》的清平调,想着当年的“名花倾国两相欢”。但此时此刻,又是一度春风起,又是一场春雨落,宫墙依旧,沉香亭却不在了。我一直相信,读诗一直是要跟行走在一起的,你到过一些地方之后,感受是不同的。

当然,李白是不满足于此的,他的心里有很多孤独和烦闷,因为他想要建功立业。当年这位少侠,就作为一个文学的弄臣吗?他很郁闷,没有人帮他解释的时候,他起码还有明月,这个时候他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个人一壶酒,对花对月,一片烂漫新鲜,他能够把寂寞搅动得如此活色生香,那一瞬间多么生动啊!因为他相信他和明月有朝一日相期邈云汉。周围很多人说2018年过得不是太痛快,不痛快的人很多啊,李白难道就没有过不痛快吗,他也有啊。我们在今天缺少的不是酒,缺少的是邀月的心,我们还能举杯邀明月吗?我们还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吗?你和世界还能永结无情游吗?这是李白今天的意义。

李白追觅自己的未来,而走投无路的时候,有的时候吃着吃着饭,人就愣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如果我给李白画像,就是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李白提剑的时候比提书的时候还要多。都说书剑飘零,琴心剑胆,李白是一个真正的侠客,他是真正有剑气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李白信心大增。尽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陡然一转,他是永远给自己出路的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  人生得意须尽欢

眼下没有路怕什么,只要人在,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种种失望乃至绝望,最根本的不是对世道,而是对自己,当一个人对自己还有期许的时候,你就一定有未来。不管李白遇过什么样的沧桑,或者遭遇安史之乱,他从来没有放下过对自我的期许。可惜的是,行路难!人生真是路难行!他一直都没有施展过政治抱负,他最后很郁闷地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大道虽宽广如青天,为什么唯独没有我的出路?但转瞬,他又内心旷达: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爱酒不愧天,四川有好多能喝酒的朋友,对吧?这首诗你们应该记住,多好的理论依据啊。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你想想,老天爷不爱酒,天上怎么有颗酒曲星?大地不爱酒,甘肃怎么有一个酒泉县?这逻辑多严密了,这就是李白的这杯酒,“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人这辈子能喝的酒是有限的,与其在这儿想无穷事,不如把这有限杯喝明白了,所以我特别想给你们讲一场酒,把李白、杜甫、苏东坡,所有的四川人说在一起,如果以后有这么一场相约,我们在图书馆这儿摆酒。我们酣畅淋漓同饮一杯美酒,我们看一看中国的诗经和酒意是怎么样酝酿了今生最大的豪迈。李白做到了,他即使在不如意的时候也做到了,这就是《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一直相信这些热血魂魄,把他们的秘密蜇伏在文字中,就是要留给后人读的,中国人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铿锵节奏之美,就是要读出来的,读了这首《将进酒》,我们就真的尝试了李白的这杯酒。看看李白多么孤决啊,他先是看见了空间的浩荡,那样的奔流到海不复回,辽阔吧;接着他看见了时间的匆忙,朝如青丝暮成雪;在这样的空间和时光里,人没有被击垮,反而明白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就是说李白和这个世界的逻辑关系,他从来都没有弄错过,他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保持着什么态度。他也许失意过,但是没有关系,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他的人生,所以他说我们当下烹羊宰牛且为乐,叫着周围的朋友,我来为你们唱歌,你来为我倾耳听,当下的东西有什么可吝啬的呢?所有的这一切,我们就把当下活出永恒。其实,大家不要觉得李白这首《将进酒》活在古典,后来有很多人写这样的诗,比如秋瑾。她抛下自己的家,抛下一双儿女,那样一个秀雅的江南女子渡东瀛,为救中国参加革命。她31岁生日时,徐锡麟与朋友们要为秋瑾买礼物,买什么呢?他们凑钱买了一把东洋宝刀,秋瑾看了那把宝刀,知道是朋友当了很多东西换来的,所以她写下了《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豪情壮志与英雄气概,都在这革命豪情之中。

六  举杯消愁愁更愁

再往下走,李白就离开宫廷了。他既然明白人生在世不如意,就开始了他的十载客梁园。他离开长安,四处游历,杜甫说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然有的时候,人也不把自己的全部意义都寄托在政治和功名上,杜甫曾经问过李白,你想干什么呢?他想了想说,我炼丹还没有炼成呢!所以杜甫就写了一首《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有很多文人都把自我实现寄托在一个君王的身上,但李白是不能辜负大时代的,他并没有过分寄托于某一个君王,这一段时间他很奢侈地跟杜甫、高适在一起游历畅饮,“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想想,高适、李白、杜甫这三个人在一起,多么奢侈啊,所以这时候也有很多关于大历史的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到底这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来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跟明月究竟是什么时候相逢的?这是大唐那个迷人的时代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既不能给你涨工资又不能给你还房贷的问题。行走在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就问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从张若虚到李太白,一直到后来的苏东坡,大家都在举起酒杯问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想想我们今天,关心月饼都比关心月亮多,我们为什么今天过的日子没有那些诗意了呢?动不动就说诗都在远方,其实你要想让诗在近处。读诗,爱诗,相信诗歌是一种力量,李白在这个时期有过太多思考,有他铺天盖地的奇幻梦想,这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这是一个辉煌大梦,不愿意醒来,太漂亮了!在海上的那座仙山,我们到底可以成为什么样的神仙呢?李白在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想象力,我们想一想他这个大梦,“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但人所有的想象都是为了救赎现实,“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人总要给自己一条路,不能自己把路给走绝了,大梦醒来,他告诉自己我要是不得开心颜的时候,我还可以转身走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在宫中三年,只是做了一个文学的弄臣,这一点他还不如杜甫。杜甫麻鞋见天子,毕竟追上了唐肃宗,还真的做了几天左拾遗。李白呢?李白在宫中不如意,大时代辜负了他,但他何曾舍掉过自己的期许,所以他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在这样的梦想里,他起码可以给自己一点解脱。世事千回百转,繁华宫廷永远告别了,唐玄宗的那个王朝也不在了,就像长恨歌里写的那个今夕对比,“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那个春风桃李的时节,那个开元盛世永远过去了。人该怎样面对呢?这就有了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诗不难懂,没什么生僻的字,也没有多少典故,他说的话就好像你今天心中有口中无的话。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很多人其实不愿意说这个话,很多人对于今天的不满意也不能勇敢地说出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就是李白,他每每把你带入一种诗歌迷惘蹉跎的境地之后,总会来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可以与这个浊世对抗。人生在世就是不如意又怎么了,用苏东坡的话说,在不如意的世道里,更要放自己一条生路。我们多是属于自己较劲把自己较死了,跟自己较劲,跟家里人较劲,嫌丈夫争权不够多,嫌孩子不够好,有多少人把自己较死了。佛经说放得过别人是慈悲,放得下自己是智慧,我们能够有这个慈悲和智慧吗?

七  问余何意栖碧山

公元755年-762年,这两个时间点有两件不能忽略的事情:安史之乱和李白辞世。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在李白辞世之后才彻底平息。乱世出英雄,但李白投错了人,投奔了永王李璘,可李璘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李白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李白要投奔永王。时年李白已五十七岁,看看他自己写的多漂亮,“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他说借你的玉马鞭,我去指挥西域贼寇,让他们乖乖坐下来,等到一切平定的时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那时的李白,依然没有放弃政治功名,他一定要跟一个理性正宗的人,李唐王朝,家国一体。他为了李唐可以舍命,但跟错了人,还走上了流放之路,好在在流放中遇大赦,就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时的李白还是放不下报国的心,江山都已经颓败了,他的意气还没有颓败,当整个世界都没有人读诗的时候,他还在写诗,这就是李太白。这也是老病归来的时候,他写下了《临江王节士歌》: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这时,他还在找倚天长剑,还要跨海斩长鲸。可以梳理一下,李白的诗中出现过多少次剑啸长虹,宝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他的生命,他一直想着为社会安定,为江山社稷做点什么。这就是他的暮年,在容貌已经沧桑的时候,他的心还在蹉跎: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这个世界上走的最快的两样东西就是逝水和流光,大赦归来,老病之身,有的时候连酒都喝不上了,但李白意气风发的心还在,他就有不改的天真。也许这就是李白从来没有过暮年,杜甫几乎没有过青春。到60多岁了,李白还想着到白云边换酒喝呢?所以李白一直是那么爱明月,爱酒,爱做梦。到晚年,他的生命也多出来一种调性,就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他晚年开始有了一份淡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这时的他,已经有了面对世事微笑而不愿意解释的秘密,这时候他在山川自然的怀抱里,在历史人物的寄托中,找到另外一种生存的价值,比如说他真心读懂了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弄了一张琴叫素琴,就是一根琴弦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一段木头,他每每喝醉酒的时候,就开始给大家演奏素琴,其实就是抱着木头又哭又说,多么寂寞地等待知音,但没人懂得。这么狷狂的事情,李白给他续成了一首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天籁大音自成曲子,他要琴弦何干,你就这么弹奏好了,我会懂得的。

所以李白说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前两句真的像三年级小学生写的,但后面两句就不一样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读一读都觉得唇齿留香,这就是好诗,大家觉得这个时候的李白是多么自在啊,李白终于在暮年迎来了他的自在,终于写出了很像王维的诗: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一个人的生命要有不同的色彩,一个人要与自己的晚年妥协并且接纳,他悟出了一份通灵的境地。老子说过一句话,叫死而不亡者寿,李白做到了。今天我们读大唐李白,到底他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呢?他是一个落在人间的神仙,他的一生都充满了矛盾与纠结,好在他在诗歌里完成了最终的超越,他今天留给我们最好的东西是他超越的那条路,他一生都在出仕与入仕之间,但又不愿意被世界绑架,也不愿意与世独立,他既要保持人格的清雅自由,又要坚持济世的使命,非常不容易。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之所以矛盾纠结困顿,就是因为我们只有社会这一个坐标,我们只有当下,而李白还有第二个坐标,就是历史坐标。他就是人生瞬间和永恒的关系,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照过多少沧海桑田,我们能跟万古所结的这个缘分,就是月光长照金樽里,欢喜的是万古,悲伤的也是万古。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如果把人生比作水流,你是活成一条小溪还是大江大河呢?看见李白之后,你就知道宽度在哪里。更重要的是,李白有沧桑不改的真性情,他经常说我俩把这个事儿定了,三山五岳倒了都没有我们这句话重,这就是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我一摘帽子,一放剑,为你喝酒唱歌。这就叫不忘初心,李白不管经历了什么,都没有允许自己成为另外的一类人,李白永远是唯一的李白,他是从山上飞过去的仙,他有一双翅膀,一边是明月,一边是酒,所以诗情可以让他翱翔,他的翱翔才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那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评论 1

  • 神奇宝贝 2019-01-17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