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丨莫言恩师徐怀中出新作 九旬高龄“尽最大力量完成精彩一击”

封面新闻 2019-01-16 18:39 3534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在文学圈,徐怀中被公认为是当年发现莫言的“伯乐”,亦被莫言称为“恩师”。担任过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的徐怀中,曾经对成长中的莫言给过许多帮助和呵护。莫言在瑞典文学院获诺奖演讲时曾这样提到,“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左2为徐怀中

除了是莫言的恩师,徐怀中本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作为一位从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老八路,挺进大别山的亲历者,徐怀中在军事文学创作上,堪称一位宗师级的人物。亦文亦武,一生跌宕起伏。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翅膀的天使》、《徐怀中小说选》、《徐怀中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底色》,电影文学剧本《无情的情人》等。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3年第一届解放军文艺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4年《底色》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徐怀中曾写出一部小说,将近20万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小说手稿未能留存下来。四年前,徐怀中重新起笔创作,2019年完成长篇小说《牵风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1947年刘邓野战军千里挺近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汪可逾,路经“夜老虎团”驻地,因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与知识分子出身的团长齐竞相识,成为这位年轻指挥员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汪可逾聪明灵动、冰清玉洁,是美的化身,小说因她牵出了一段段战争岁月的甘苦。团长齐竞文武双全,儒雅健谈,踌躇满志,前程无限。在浪漫激越的战地恋歌即将奏响之际,却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让二人走向凄苦与悲怆。骑兵通信员曹水儿高大威猛、勇敢果决,为齐竞所看重,也颇受女性青睐。在漫天烽火中他却时常自我失控,终于酿成了悲剧。在出生入死的战火中,汪可逾、齐竞、曹水儿等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演变?那匹灵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军马又该如何功德圆满,死而无憾?

“我写的是一部具有严肃宏大叙事背景的‘国风’式战地浪漫故事。”作者徐怀中说,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切入这场战役,描绘了牺牲者的人品格局是怎样的平凡和伟大,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普通和丰富。徐怀中经历了枪林弹雨,是挺近大别山的亲历者。小说中每个人、每个故事特别是细节,都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从小说中可以读到关于战争史、战略战术、兵法兵器等方面的知识,体会到作者丰厚的军事学养。当然,引起人们阅读愉悦的不仅是《牵风记》的内容,还有其优美、鲜活、诗一般的语言。

戎马生涯,笔耕不辍。《我们播种爱情》《无情的情人》《西线轶事》《阮氏丁香》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牵风记》中,徐怀中以对文学创作终身不竭的激情和追求,实现了他矢志不渝的写作追求:“尽最大力量去完成精彩的一击。”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9-01-17

    宝刀未老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