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流量为王”的作业APP,有多少教育初心?

封面新闻 2019-01-16 17:24 34541

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付费查看成绩、花钱讲解试卷的APP等应立即停用。据江淮晨报报道,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发布,正式启动对中小学使用APP情况的全面排查,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不止是安徽,自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后,多个地方都已要求对教育类APP采取严查和清理行动。这是因为,在目前教育类APP几近泛滥的繁荣态势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乱象,其鱼龙混杂的问题已到了必须被正视的时候。

虽然名为教育APP,但一些其实更像是社交、游戏类APP。譬如,公开资料显示,一款叫“作业盒子”的APP,在免费试用3天后,会提示“现在开通,领5倍奖学金”。而这些收费项目与作业没多大关系,孩子获得的只是金币、体力卡等游戏“好礼”;而“互动作业”APP更是直接内置游戏中心,多达86款游戏,可让学生即点即玩……

将目标受众定位为中小学生的教育APP,实质却充斥着各种游戏乃至“污”的内容,这显然是一种危险的错位。教育部及多地教育部门下发的整治通知,无疑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能低估一些企业的侥幸心理。要彻底净化这一行业,仅仅靠一场突击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加快行业规则的完善,包括开发资质、退出机制以及审核标准的进一步明确,方能彻底让一些企业告别“投机”心理。而对于到底哪些才是经过了资质认证的合格APP,教育部门也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学校、家长有心中有数。

总结起来,目前教育APP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择手段”的吸金、吸流量。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是,一款产品主打未成年学生,且打着教育的旗号,显然不是什么钱都能赚。试图靠游戏甚至是不良内容来打开市场,其“教育”之心,无疑是可疑的。在这个领域,资本、流量依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对教育底线的坚守,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不过是本末倒置,就应该付出代价。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