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任五届的省人大代表张静:见证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 迫切关注机制的规范化

封面新闻 2019-01-15 23:51 38738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李强

二十年的时间对你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期待”,“变化”或者“成长”。

而对于四川省人大代表张静来说,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见证。

从1998到2018,连任五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的张静见证着四川每一张蓝图实现的过程。

“四川经济、文化以及民主法治等,都有了进步。”她顿了顿,“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进步”。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她更是点出了一大亮点:四川在法治政府建设这块,提得更加响亮。

因为本身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从成为省人大代表开始,张静的议案就离不开“法律”二字,且重点关注着省内政府法律顾问的相关问题。“这个制度的建立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从市到省,从无到有,从有到‘普遍建立’。欣喜自己努力有了回应的同时,更为这样的法治进步而高兴。”在今年举行的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张静也继续写下相关建议,继续推动政府法律顾问规范化建设。

连任五届

见证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

对于张静来说,不管是从建议的提出到采纳,还是制度的建立和规范,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从1988年开始,张静就一直从事着专职律师工作。随着社会普法深入,群众维权意识的加强,张静也意识到了政府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依法行政过程中法律顾问的缺失。“尤其在一些信访案件中,一些当事人与政府沟通不畅,其实可以采取通过法律途径理性反应诉求但仍不信法。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法律人士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引导,从专业角度来进行劝导与说服。”她表示,其实这时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就相当于搭建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将矛盾纠纷的处理纳入法治化步骤,树立法律权威,提高“矛盾”解决的效率。

因此,刚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那几年,“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为张静议案里的高频词。“除了我作为专业人士的推进和解答外,其实在政府工作实际中,例如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信访接待等,都意识到顾问队伍的重要性。”张静也开始注意到,在省内的一些市、县甚至村上就已经有了相关探索,顾问律师队伍的参与度、广度以及深度都逐渐增加。

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时,张静意识到了这条通道的进一步打通。“但肯定制度建立的同时,如何落地和运行,又成了新的问题。”

于是在2015年的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张静提交了一份关于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专项经费保障的建议。“过后省财政厅进行了回复,对此专门做了安排。这几年,该项经费保障也在加强。”同时,张静也发现,法律顾问的建设如今也作为省内各级政府的指标考核,可见四川对于法治政府努力推进的程度。

继续履职

建议推进政府法律工作规范化建设

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不断完善。张静表示如今更迫切关注机制的规范化,“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应该让其作用发挥得更加深入。”

张静表示,比如在经费保障这块,从纵向比四川逐年都在重视。“但横向来看,其他省市对于顾问制度经费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都有文件印发保障落实,硬性规定不能低于多少,就一些单项事务的顾问上还有额外的经费支出。而四川具体落实中,还存在顾问费用和律师承担责任并不相匹配的情况。”

于是在今年两会上,张静再次将法律顾问相关问题写入自己的建议,包括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以及对于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群体事件处置等的法律顾问,依据建设投资资金规模和处理问题的难度,结合法律顾问实际参与相关工作的时间和绩效,给予经济补偿或奖励等。

此外,从自己的本行业出发,今年张静也提出了建立民营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加快四川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立法的建议。

去年张静刚好接手了一件某村委会私分扶贫修路资金的案件,让她意识到在乡村发展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提出了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建议。”她表示,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经营管理是根本,完善目前“三资”管理工作机制是关键,也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今年的报告中,也着重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如何为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法律服务是重要一环。张静认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为这些民营企业公司提供常态性的基础性的法律服务,并且搭建起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的平台,实时对接和表达他们的需要和诉求。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