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第8期:邵飘萍夫人独挑《京报》 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封面新闻 2019-01-09 19:56 37862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薛维睿

《良友》第八期的封面人物叫余贵玉,此时她是一名普通女学生。这是《良友》第一次选择非公众人物作为封面。

《良友》第8期封面

关于余贵玉的资料很有限,但这张照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良友对女性的观察视角,以及良友向公众推荐新女性的范式。

近代以来,女学生逐渐成为新女性的代表。女学生不止是摩登的追求者,也是公众眼中摩登女性的形象。

在这一期出现了“香港圣保罗女校全体学生合影”,第十七期也有上海中西女塾和苏州景海师范毕业生集体照,照片中的女学生皆是及耳短发,秀气恬静;身穿连衣裙,裙长过膝,袖子露出小臂,是民国时期典型的女学生形象。

这一期的《良友》还刊登了“北京京报邵飘萍夫人”的照片,系邵飘萍第二位夫人汤修慧。

北京京报邵飘萍夫人

在这期杂志出版前的五个月,邵飘萍在《京报》馆附近被奉系军阀逮捕。

《京报》于1918年创办,邵飘萍任社长,深受读者拥戴,同时也几度惹恼军阀势力。

汤修慧既是邵飘萍的妻子,也是《京报》的记者。她曾数次救报纸于危难中,《京报》也因此被称为“夫妇之报”。

邵飘萍遇害前,有人曾问他:“你出走后,这个京报馆、通讯社怎么办呢?”邵飘萍说:“这个不用忧虑,修慧自能料理。”

登上《良友》两年后,汤修慧再次复活《京报》,并撰写了《京报二次复活宣言》说:“呜呼,飘萍先生之丧……修慧盖无日不锥心泣血,含辛茹苦,以求得机会,一伸先夫。”

这一年7月17日,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季直逝世。《良友》这一期登载了“南通张季直先生遗像”。

张季直就是张謇,号啬庵,经历丰富,毕生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这一年北伐开始,这期良友出版于1926年9月15日,此时北伐战争正进入武汉战役阶段。

武汉鏖战之双雄

《良友》刊登了“武汉鏖战之双雄”的照片,图说很有意思,分别写着“北伐之蒋介石”、“南征之吴佩孚”。

将吴佩孚对北伐军的作战称之为“南征”,可见当时政局并不明朗。

在民国的大军阀中,吴佩孚是比较有故事的一位。早在1924年,吴佩孚就以“中国最强者”的身份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质封面的中国人。作为直系后期的领袖,吴佩孚一度想要武力统一中国。

到了1926年,张作霖联合吴佩孚组建北京政府。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誓师典礼举行前,国民革命军通过《北伐宣言》,表达了“为国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的决心。

北伐军誓师典礼

这次誓师大会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5万余人参加。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良友》刊载了“北伐军誓师典礼”三幅图片。

北伐开始后,张作霖向北进攻北方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南口战役中,冯玉祥的国民军被张学良率部击退。《良友》上因此刊登了“张学良招待军政要人”的照片。

于此同时,吴佩孚向南进攻广东。直奉双方企图南北齐下共分天下。

此时吴佩孚仍持旧日余威,但就在这期杂出版后不久,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城,鏖战40余天的武汉战役结束,吴佩孚逃往河南信阳。第二年在北伐军的追击中,吴佩孚又率残部逃往四川投靠杨森,此后渐离军戈。

吴佩孚晚年,安居北京,养花信佛,拒绝了日本人的诱降,1939年12月因牙龈受伤,经日本医生诊治后去世。一直有说法称,是日本特务指示牙医将其杀害。

攻下南口之奉军将领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吴佩孚举行国葬,由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主祭,民国军政要员等近万人参加。

吴佩孚去世时,当年的“双雄”之一蒋介石亲送了一幅挽联:“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这幅挽联,算是对一代强人的盖棺之论。

评论 1

  • fm530275 2019-01-09

    666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