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72)|相州韩氏韩琦:催促两任皇帝立储君,为赵家江山平稳接续立大功

封面新闻 2019-01-07 09:49 37925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韩姓(71)|相州韩氏韩琦:回家乡任职,修建昼锦堂,成为其后裔的堂号

嘉祐元年(1056),韩琦出任枢密使。嘉祐3年(1058)六月,韩琦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从此开始长达10年的宰相生涯。

嘉祐4年(1059),韩琦尝试实行均田,把废弃的土地交给农民耕种。这次大规模的均田活动,为后来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的实施积累了经验。

韩琦画像(资料图片)

韩琦任宰相后,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宋仁宗的立储问题,也就是宋家江山接班人的问题。

宋仁宗的3个儿子早亡,他的身体又一直不好,立储迟迟未定。更要命的是,宋仁宗对此并未放在心上,倒是一帮大臣着急得很,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嘉祐6年(1061)闰八月,韩琦迁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这年,韩琦与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再三苦劝,宋仁宗终于同意立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赐名赵曙)为太子。

嘉祐7年(1062)九月,韩琦被封为仪国公。

嘉祐8年(1063)三月,宋仁宗病死,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论功劳,当首推韩琦。

宋英宗刚继位,就身患疾病,由曹太后垂帘听政。

宋英宗不是宋仁宗亲生的,即位后又想有所作为,但曹太后思想较为保守,一些宦官不断从中挑拨,导致宋英宗与曹太后关系紧张。

作为宰相,韩琦为缓解矛盾,解决政治危机,费尽了心力。他一面劝说太后,一面安慰宋英宗,使得两人关系渐趋和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韩琦塑像(资料图片)

治平元年(1064)闰五月,韩琦进封右仆射,被封为魏国公。

治平3年(1066)十二月,宋英宗病重,还没有立储,韩琦很着急。

韩琦劝说宋英宗“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宋英宗立颖王赵顼为太子。

治平4年(1067)五月,宋英宗病逝,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韩琦拜官司空兼侍中。

宋神宗即位不久,御史中丞王陶弹劾韩琦,说他“专执国柄,君弱臣强”。尽管宋神宗知道王陶是在诬告韩琦,但韩琦坚决要求辞职。

宋神宗挽留不住,任命韩琦为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相州通判,后改为淮南节度使。

正在这时,守边大将种谔擅自对西夏发起突袭,攻占绥州(今陕西绥德县),边界气氛骤然紧张。

韩琦改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通判,经略陕西。一个月后,西夏国主李谅祚去世,战事暂告平息。

熙宁元年(1068)七月,韩琦重新出任相州通判。还没干到3个月,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大批灾民流离失所。

宋神宗亲手写诏书给韩琦,让他出任重灾区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通判,特许他便宜从事。这意味着宋神宗对他的放权,他可以对很多事情自己决断,而不用请示。

就这样,韩琦在大名府任上干了整整5年。

河南安阳韩琦庙和昼锦堂(资料图片)

熙宁2年(1069)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九月,颁行青苗法。

第二年二月,韩琦上疏,反对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不论贫富,一律按户等配借青苗钱,达不到“抑兼并,济困乏”的目的。

此后,韩琦还对免役法、市易法等提出了反对意见。

熙宁6年(1073)二月,韩琦再次出任相州通判,第三次为官家乡。

熙宁8年(1075)六月,韩琦在相州去逝,享年68岁,被追赠为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英宗庙庭,宋神宗亲笔为他撰写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后来,宋徽宗追论韩琦的定策功勋,追赠他为魏郡王。

影视剧中的韩琦形象

韩琦谥号“忠献”,是很有讲究的:“危身奉上,虑国忘家曰忠;智质有圣,聪明睿哲曰献。”整个宋朝,得到“忠献”谥号的,只有赵普、韩琦、张浚3人。

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当政10年,与富弼齐名,人称贤相,有“三朝社稷臣,勋业谁辈行”的美誉。

韩琦非常重视选拔和爱护人才,曾提拔和举荐过许多贤良俊士,如苏洵、欧阳修和苏轼等,都曾得到韩琦的赏识和重用。

韩琦藏书上万卷,他都一一进行点校,分列到各个房间珍藏。他在相州修建了万籍堂藏书楼,与欧阳修的六一堂、司马光的读书堂齐名。

韩琦一生写了大量诗文,著有《安阳集》50卷,《全宋词》选录了他4首词。

韩琦后裔除以昼锦堂为堂号外,还以他的谥号“忠献”作为堂号,后来改成清署堂。

【下期关注】

韩姓(73)|韩琦大儿子韩忠彦:官至宰相,与父亲一起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评论 1

  • 米粒儿 2019-01-07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