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好书提名”榜单出炉,这些好书也不容错过

封面新闻 2019-01-05 15:25 52055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盘点过去,走向未来。为助推全民阅读,2018年12月22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推出“名人堂·2018年度图书”评选活动。2019年1月5日,经过邱华栋、谢有顺、吴向阳等专家投票,根据评委票数,并参考网络投票,最终评出“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图书”:李洱《应物兄》,李敬泽《会饮记》,李舫《纸上乾坤》,李亚伟《人间宋词》,贾平凹《山本》, 徐则臣《北上》,阿来《机村史诗》 ,霍俊明《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 李少君《海天集》 ,胡亮《窥豹录》。评选的宗旨不在于评奖,而在于推广阅读,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值得拥有的精品书单。

在候选的40部作品中,还有很多作品受到高度关注和好评。因此,除了评出“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图书”,另有10部图书入选“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好书提名”榜单。

《捎话》刘亮程 译林出版社

作为散文家的刘亮程,因长篇散文代表作《一个人的村庄》,影响实在太大,以至于他的长篇小说有点被遮蔽。但其实他的《虚土》《凿空》,以及最新出版的《捎话》,则让人清楚认识到刘亮程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领域内的才华。《捎话》完全是一部虚构之作,讲述毗沙国、黑勒国之间的对峙、征战、隔绝,鱼雁中断,催生出民间捎话人的职业。刘亮程说,写《捎话》时,他唯一的参考书是一本成书于11世纪的古代大辞典。 “我从那些没写成句子的词语中,感知到那个时代的温度。每个词都在说话,她们不是镶嵌在句子里,而是单独在表达,一个个词摆脱句子,一部辞书超越时间,成为我能够看懂那个时代唯一文字。”

《踪迹史》 蒋蓝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多年来蒋蓝对“踪迹”二字紧盯不放。在他看来,一个历史人物的行踪所涉及的自然,人文、地理以及与之相交错的人际兴衰、风物枯荣,形成一张互相牵扯,繁复斑驳的时间之网。在这张网里,可以捞到很多东西,比如没有矫饰的事实。对踪迹的寻觅追寻,并不容易。蒋蓝的追寻不只是故纸堆上拿起放大镜,而更多的是开起车,走起路,来去实地寻觅。从石达开的死地开始,蒋蓝千里追索到石达开在四川一路败退。由石达开的败退踪迹,映照出唐友耕的发迹踪迹。再由唐友耕的发迹踪迹映照出李蓝大军、骆秉章、王闿运、丁宝桢等历史人物的踪迹。而且他不光追逐实地的踪迹,还追逐人心的轨迹。他想知道石达开的内心,唐友耕的内心,王闿运的内心。当这些沾染着关键信息的人物内心被逐一打开,被遮蔽的一些东西,就会被擦亮。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这部小说中,迟子建表现出突出的生态意识,对自然万物的怜惜和疼爱,候鸟在她笔下那么可爱,还有了人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小说里还有迟子建一以贯之的诗意与苍凉。30多年中,在迟子建发表的50多部中篇,这部中篇有八九万字,是篇幅最长的。这篇作品也获得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中篇榜”第一。《收获》评价它“像一支洁白的羽箭,越过东北的寥廓天地,刺破了尘世的晦昧款曲。”

《品中国文人·圣贤传》刘小川   上海文艺出版社

写圣贤思想家的人很多,怎么写出新意的呢?刘小川的方法是从思想上切入。用思想本身来思考思想。如果说,看一般的阐释经典书,获得的多是知识,那么看刘小川的,就是跟着他一起思考问题。思考人与天,自然与社会,人道与天道,自我与他人,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才能与命运,等等关系。刘小川一直是一个西方哲学研究的学者。他擅长以哲学精神,来寻求万物的根本。“登西山而望东山”,西方的哲学思维,给了他窥视中国历史文化的灵感。孔夫子在历史黑暗的最深处一个人闪光,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伟力?刘小川带着许多对历史的疑问和思索,广猎书籍,试图探寻出一个个最真实的圣贤文人。

《地狱变相图》 刘正成  作家出版社

刘正成是书法名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风华正茂的刘正成写了一批有关中国古代文化人物的小说。2018年10月,《地狱变相图》又由作家出版社原封不动出版第三次。虽为上世纪80年代旧作,但如今读来仍饶有趣味,且涉及到当代中国文化开放、观念变革、历史小说的复兴等重要话题。《怀素自叙帖》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地狱变相图》何以会出自吴道子之手?一对政敌如王安石与苏东坡竟能忘情地唱和钟山?这些问题既属于历史也属于小说,也是刘正成在这批作品中关心的问题。诗人吉狄马加专门为刘正成历史小说集《地狱变相图》第三版做了长篇序言《缟夜炫昼》。吉狄马加分析了历史与小说的关系,“当对历史细节进行的学术考证中止的地方,则是小说艺术的想象可以运行的起点。历史小说,应该是对新的历史意义再次孕育和生成,是人类对于历史空间的另一种极有趣味和巨大价值的拓展。”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 李西闽  湖南文艺出版社

用文学来处理灾难题材,是不容易的。要么过于沉重,让人逃避;要么显得肤浅,令人反感。怎么平衡这两者,避免“贩卖悲伤和苦痛”的窠臼,让文本轻重合宜,痛感与光明协调,不辜负苦难,但又能透视出亮儿来,非常考验一个写作者的本事。《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李西闽为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而写。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会发现,病症与正常,孤独与抑郁之间的边界,非常微薄,而从废墟中,从灾难中站起,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也正是如此,更提醒当下的我们,能正常地一呼一吸,是何等的可贵和值得感恩。

《纸葵》 龚学敏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9年,诗人龚学敏从阿坝州来到成都工作,金沙、三星堆开始频繁进入他近距离的视野。自此,用诗歌的方式走进、甚至可能“破解”神秘的古蜀王国,成了他近10年精神主轴之一。10年阅读,10年盘桓,10年思索,2018年早春,诗人龚学敏拿出三星堆金沙带给他的精神果实——收录《三星堆》、《金沙》两首长诗的诗集《纸葵》。他说,两首长诗都在向古蜀文明探秘,献给这个世界我们未知的神秘。他用500行、从八个角度向金沙的历史和文明掘进、探索,用神秘去解救未知的过去,解释信仰和传承。龚学敏写得极为烧脑。意象驳杂密集,词汇与词汇之间,转换跨度快而大,想象奇崛,想象散发出一种陌生、神秘的气息,跟三星堆、金沙气质契合。这首诗集面世后,得到读者热烈回应。

《时间升起》李钢 重庆出版社

李钢以诗人的身份登上文坛,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李钢开始侧重于散文写作,在各文学杂志及报纸上以专栏等形式推出多篇具有文学价值和文本价值的作品。对于散文,他的本意原是偶然为之,孰料竟一发而不可收,很快就进入了散文写作的高产期。他的散文纵横自如,充满机趣。他的语言风格大气潇洒,举重若轻,幽默智慧,文字洗练果断,极为干净,极有感染力和辨识度。本书汇集了李钢的93篇散文作品,其中不乏发表后被反复转载传诵一时的名篇佳构。

《我的绝代佳人》卢一萍  花城出版社

这是一部文学性很强、具有探索性质的先锋小说。作者以虚拟的“自传”形式,写了丁小丽在上诗歌课时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卢涤,而陆涤另有所爱,为逃避那变态的爱欲,为逃避她的爱,也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他逃离了学校,四处流浪,生活颠沛。最终,他发现自己其实很难摆脱丁小丽施与的爱,她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作品看似一个长梦。梦中有梦,梦中有现实,亦真亦幻,亦虚亦实。这部卢一萍1999年创作的小说时隔20年后出版此书,也证明了好作品最终不会被埋藏。

《整个世界慢慢灰暗下来》  龚静染 四川文艺出版社

灰暗并不都是坏事。灰在颜色中,往往有高级感。暗室里往往孕育着出令人惊心动魄的光影。一个人走过很多路,历练足够多,就更能欣赏灰暗里蕴含的内涵。作家、诗人龚静染2018年出版的新诗集取名《整个世界慢慢灰暗下来》。标题出自他自己很早写的一首诗的名字。这跟龚静染的诗歌认识也有关,“诗歌是静谧的,它不能有任何喧嚣的东西,诗歌绝对不仅仅是飞扬的句子,它需要让灵魂的尘埃慢慢落下来。”《整个世界慢慢灰暗下来》只收了90多首诗。进入中年之后的龚静染说:“简单、自然、虔诚,这才是诗人成熟的标志。所谓中年之诗,就是对天地的靠近,渐渐脱离个体的混沌,重返天真的境界。”

评论 8

  • fm518837 2019-01-06

    👍

  • 北海之滨 2019-01-06

    👏👏👏

  • 正义的余行 2019-01-05

    很棒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